首页>农业>乡村振兴
小小一穗甜糯玉米 撬动乡村大产业
小小一穗甜糯玉米,撬动了乡村大产业。兴安盟鲜食玉米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得益于优质的种植条件和先进的加工技术,更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和推动。
人民政协网10月16日电(记者 田福良)秋风
走进内蒙古兴安盟突泉县永安镇哈拉沁永田农牧业种植基地,成片的玉米郁郁葱葱,剥开玉米皮,金黄色的玉米棒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散发出诱人的清香。工人们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穿梭其中,将一颗颗个大饱满的鲜食玉米采摘装车,这些新鲜采摘的玉米随即被迅速送往工厂进行加工处理。丰收的田野,欢声笑语,这是对农民们一年辛勤付出的最好回报。
兴安盟位于北纬44°14′-47°39′,地处大兴安岭向松嫩平原过渡带,
传统的人工除草作业,玉米在幼苗阶段就没有农药残留。
突泉县永田农牧业有限公司食品加工厂区内,满载而归的农用车将刚刚采摘的鲜食玉米送到加工车间,这里先进的加工设备组成了一条高效的加工流水线。从扒皮、分拣、清洗到烘干、杀菌、蒸煮,每一道工序都精心设计,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锁住鲜食玉米的丰富营养。“我们今年种植的鲜食玉米,主要有鲜食糯玉米和甜加糯玉米两个品种。去年我们试种了几个品种,发现这两个品种最受市场欢迎。从基地收获到完成加工生产仅需1小时锁鲜,我们力求为消费者提供最优质的食用体验。”突泉县永田农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田春莲自豪地介绍说。正是这份对品质的坚守与执着,使得“永田鲜食玉米”在市场上脱颖而出。
从基地收获到完成加工生产仅需1小时锁鲜,力求为消费者提供最优质的食用体验。
“我们企业是一家农产品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公司,公司自有品牌‘牧田娃娃’自有甜糯玉米种植基地3000亩,甜糯玉米生产线1条,保鲜库4500立方米。在地方县乡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从单一的种植水稻发展到鲜食玉米,并一路稳步发展。得益于相关农业产业的领导和工作人员经常亲临基地和厂区指导,尤其是永安镇哈拉沁乡党委书记何力,全心全意帮助我们企业排忧解困,才有了更好的产销前景。我们的供货方式是通过‘线上+线下’方式进行销售,线上通过平台直播卖货、主播带货、佣金带货,还给供应链做供应商。线下在北京自己开了两个直营店,还为北京、上海、呼和浩特商超供货。鲜食玉米陆续销往乌兰浩特、北京、杭州、上海、呼和浩特等地,年销售量逐年增长。”田春莲介绍说。
永田农牧业公司带动地方农民,坚持以品牌为引领,依托鲜食玉米产业走出一条绿色健康、土地增值、农民增收的道路。
小小一穗甜糯玉米,撬动乡村大产业。兴安盟鲜食玉米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得益于优质的种植条件和先进的加工技术,更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和推动。
精选装箱发货,让消费者安心、放心。依托鲜食玉米产业走出一条绿色健康、土地增值、农民增收的道路。
全国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兴安盟持续做精做优“土特产”文章,因地制宜发展鲜食玉米产业。全面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持续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推进鲜食玉米规模化种植,培育特色产业,将发展鲜食玉米产业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通过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发特色产品,深入实施品牌培育工程,创建玉米产业集群,发展下游产品深加工。目前,兴安盟鲜食玉米加工企业共6家,销售收入达到2368万元,设备加工能力7.51万吨,实际加工量7212吨,带动农牧户1072户。这一产业的兴起,不仅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也为兴安盟的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有效促进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如今,兴安盟鲜食玉米已成为全国餐桌上的新宠。在大食物观的引领下,鲜食玉米产业正逐步发展成为兴安盟的支柱产业之一。这条“黄金产业链”不仅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可观的收益,还为兴安盟的乡村振兴贡献了更多力量。
未来,兴安盟的鲜食玉米产业将继续秉持高质量发展的理念,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和品牌影响力,让这份来自大自然的馈赠“鲜”飘向远方,成为更多人心目中的美味佳肴。
编辑:位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