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要论 协商 统战 党派 委员讲堂 理论 人事 社会 法治 视频 文化

首页>专题>协商花开香北疆 同心聚力向未来>新闻动态

红山区首个经济商圈政协委员工作室成立后,成效这么多!

2024年10月16日 16:34 | 来源:红山区政协 分享到: 

赤峰市红山区桥北商圈位于桥北街道、英金河畔,主要由众联时代城、维多利摩尔城、龙腾国际广场商业综合体组成,商业体量25.3万平方米,入驻个体商户700余家,日均人流量1.8万人、营业额60万元,对推动红山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24年,红山区政协坚持把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为履职尽责的首要任务,探索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工作机制。文教科卫体委员会深入商圈进行走访调研,并召开座谈会听取商圈发展的现状和困难,在经过充分研究和剖析的基础上,探索建立了首个区域性委员工作室——桥北经济商圈委员工作室。工作室坚持以促进商圈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特色,打造集凝聚共识、收集民意、协商建言、助力发展于一体的平台,以更具针对性、更高水平的履职机制和工作措施为助力桥北商圈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

架起“连心桥”  促凝心聚力

学习是人民政协的一项优良传统和基础工作。红山区政协通过组织学习、开展教育、广泛宣传等方式,着力提高专委会委员和界别委员的思想认识,增强对党的大政方针的认同和拥护,对各级党委决策部署的理解和支持。一方面通过组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培训,100余人参与,引导广大政协委员和界别群众努力以共识聚力,营造团结奋进、同心作为的浓厚氛围。另一方面针对商圈企业家委员和机关干部就如何提升业务能力以及履职基本功进行专题培训,邀请专家委员开展委员讲堂、专家讲座,并引导开展心得分享、成果转化等活动,不断树立政协委员、商户和界别群众对商圈发展的信心,凝聚起促进商圈发展的思想和行动共识。

敞开“民意窗”  听基层声音

委员工作室是政协工作向基层延伸的有效途径,也是政协委员知民情、解民忧、聚民心的重要平台。通过结合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和商圈商业活动实际,引导委员就业态摆布、品牌营销、场景布置、商展活动等开展问卷调查和走访交流,收集到商户在经营中存在的困难,比如“受网商平台冲击客单量持续下降”、“在营大型商业项目已饱和,同质化竞争严重”等问题;以及群众对商圈发展的意见,比如“开展节假日春游点、露营地等项目”、“发展夜市经济”等建议30余条。通过多途径、多渠道、多角度收集民意和诉求,积极拓展反映社情民意平台,建立和充实“民意信息库”,针对性地汇集民情、收集民意,动态推动每一份社情民意可达党政部门、回应民情民意。

担当“代言人”  善协商建言

针对商圈内商户和群众反映的困难问题特别是制约商圈高质量发展的堵点痛点,组织广大委员和界别群众协商建言。邀请有关企业代表、街道负责同志,召集专委会委员和界别组委员实地查看商圈业态集聚、商圈经济发展、商圈文化建设情况,召开各类专题座谈会3场,参会人员结合实际,就如何助力商圈经济高质量发展展开深入讨论,提出“做好基础服务工作”、“推广数字化销售模式”、“加强各平台合作联动”等可操作性强的对策建议,并通过提案、社情民意信息等形式向党政部门反映。目前已向上级政协和党政部门等反映社情民意信息12篇,涵盖了广告投放、夜市经济、冷链物流、文旅商融合、消费券发放等与商圈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的主题,为如何发展商圈经济提供参考。

做好“活力泵”  为发展助力

助力商圈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桥北商圈委员工作室建设和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切实发挥好赤峰市首个区域性委员工作室典型示范作用,红山区政协探索跨界融合,主动借用“外脑”,把各界别委员、群众和各相关部门邀请到工作室参观、学习、联谊,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以聚人流来引商流,营造活力迸发的商业氛围。结合桥北商圈资源禀赋,以协商思维聚集文旅、人力、产业各方面资源要素,委员“帮办代办”,争取到商务局、市监局、城管局、文旅局等部门的政策支持9个,营造了优质的营商环境。促进工作室协商成果转化,推动政府消费券有效使用、观光车开通、活动宣传等问题有效解决,力促商圈经济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红山区政协将着力提高对商圈委员工作室重要性的认识,促进委员工作室从“建起来”向“用起来”、“活起来”转变,积极探索跨界融合的具体做法,更好地释放专门协商机构的潜能和效能,力争将桥北商圈委员工作室打造成履职特色品牌、取得显著协商成效。

编辑: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