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网北京10月18日电(记者 王硕)在中俄建交75周年之际,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与普京总统在今年5月签署并发表的《联合声明》,推进“中俄文化年”活动,由中国科协、俄罗斯科工联、黑龙江省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一届中俄工程技术坛将于10月28—29日在哈尔滨举行。该论坛是中国科协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的机制性国际交流活动,论坛及首届中俄科技翻译大赛、中俄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等系列活动被纳入到“中俄文化年”的主要活动计划。
中俄工程技术论坛是两国科技界、工程技术界科技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在中国科协和俄罗斯科工联的共同努力下,在现永久举办地黑龙江省的积极推动下,已经成为汇聚中俄两国科技人才相互促进、协同创新的重要载体。该论坛自2014年已连续10届成功举办,展示了工程技术对创新、创业、创造的赋能作用,彰显了两国科技界、工程界对推动科技人文交流合作的期待与热情,展现出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生机与活力,为持续深化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届论坛以“发展新域新质生产力 打造创新创业新高地”为主题,重点突出新质生产力在“数字经济”“商业航天”“极地海洋装备”等几大领域展现出的强大生命力。特别是重点展示在数字产业等大科技行业中新质生产力对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推动力;在商业航天等大制造行业中新质生产力对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快速发展的促进力;在极地海洋装备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中新质生产力对海洋工程制造技术与极地科学研究的融合力。
论坛包括:1个开幕式,1个主论坛,3个分论坛(中俄数字经济论坛、中俄商业航天论坛、中俄极地海洋装备技术论坛),7个系列活动(首届中俄科技翻译大赛总决赛、中俄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中俄青年科技交流活动、中俄基础学科青年人才学术沙龙、中国(哈尔滨)—俄罗斯创新创业协作网络圆桌会议、2024中俄公众科学素质促进沙龙、调研考察活动),1个机制性会议(中俄科技人文交流合作联合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将邀请中俄数字经济、商业航天、极地海洋装备等领域院士专家;全国学会、地方科协、各市(地)科协、海智工作站等机构代表;政府机构、科技园区、企业、中俄科技翻译大赛及中俄青年科技创新创业大赛代表等,共计260人参加论坛。
黑龙江自然资源丰富、产业基础雄厚、地理位置优越、科教优势明显、开放潜力巨大,因地处“一带一路”重要节点、东北亚区域合作中心枢纽、对俄经贸合作最前沿,具有不可替代的区位优势,是我国对俄合作大省和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当前,黑龙江正在积极推动与俄罗斯科技界的交流合作,主动服务中俄科技创新、技术合作、成果转化,赋能黑龙江省高质量发展。主办方表示,以举办中俄工程技术论坛为契机,将全面深化拓展黑龙江省与俄罗斯民间科技交流合作向更大范围、更深层次迈进,助力打造向北开放新高地,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
此外,论坛期间还将举办相关特色活动:如首届中俄科技翻译大赛。总决赛将在哈尔滨举行,并在中俄工程技术论坛开幕式上颁发奖杯,授予中俄科技传播大使证书(徽章)。
中俄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依托中国(哈尔滨)—俄罗斯创新创业协作网络,聚焦民用航空航天技术、医疗保健和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等三大领域,组织开展俄罗斯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活动。通过精准挖掘项目服务和落地需求,组织中国科技园区及企业与俄罗斯青年创新创业项目进行转化对接,提供技术咨询和转化落地、投融资等服务。该大赛在俄罗斯开展初赛、复赛,将在哈尔滨开展总决赛和加速营,在北京组织企业对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