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多党合作>史料纵览
宋云彬“知北游”
宋云彬(1897-1979),浙江海宁人,著名文史学者、杂文家、民主人士。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
宋云彬“知北游”
1948年4月30日,中共发布了“五一口号”,得到了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热烈响应,他们纷纷发表宣言、通电和谈话,接受中共邀请。此后,在中共的周密组织安排下,分不同批次,走不同线路,共同奔赴解放区,与共产党共商建国大计,为建设新中国贡献力量。
1949年2月28日,宋云彬与叶圣陶等二十七位民主人士和文化界人士,秘密登上轮船离开香港,前往北京。
他们乘坐的是挂有葡萄牙国旗的华中轮。登船前他们改穿短装,打扮成船上工作人员的样子。宋云彬等一行人上了小艇后,两名警察跃下汽艇,直奔到宋云彬面前,打开手电,对着
原来这两位警察看到这几人服装不合身份,而且神色有点不大对头,起了疑心,以为他们是走私或别有图谋之人。幸亏检查了也未发现什么,也就不再盘查。两名军警离开。于是宋云彬和岸上的几位也一一上了汽艇,然后登上了华中轮。
第二天清晨,共产党员李实前来送别,告知大家,此一次上北京的共有二十七人,但按规定只能搭乘十二人,宋云彬等人不能作搭客,只能自称为轮上职员和押运商货的。万一香港派人员检查,也要自称为船员、押货员。
(从香港回解放区的船上留影。中排左起:包达三、柳亚子、陈叔通、马寅初;后排左起:傅彬然、沈体兰、宋云彬、张絅伯、郑振铎、叶圣陶、王芸生)
下午一时许,轮船
船上,他们举办晚会,唱昆曲,吟诗歌,开讨论会,非常充实。叶圣陶出了一个谜,让大家结合这次行程,打庄子的一篇文章的篇名。宋云彬猜中,他说是庄子的《知北游》,意思是他们这批知识分子往北京靠近。到了第十八日,他们才辗转来到北京。叶剑英、李维汉、郭沫若、马夷初、沈钧儒等
三月二十五日五时许,毛主席接见宋云彬这批知识分子。
民主人士奔向北京,都经历了这番惊险曲折的历程,所幸最终都胜利回归到祖国怀抱。这是我国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发展史上的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件。
宋云彬编审新中国语文教材
1947年初,宋云彬赴香港,在香港文化供应社任总编,并于当年受邀在达德学院任教职,同时应胡愈之的邀请,为东南亚华侨学校的学生编写中文教材。宋云彬在教材编写方面已享有盛誉。
1948年4月,
1949年3月,宋云彬和叶圣陶等一批老战友同期回到北京。4月,即成立了华北人民政府教育部教科书编审委员会,这个临时机构,代行中央政府教育部的
(宋云彬在华北人民政府教育部教科书编审会时,与全体工作人员合影,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开国大典后,华北人民政府教育部教科书编审委员会并入出版总署编审局,宋云彬任编审局第一处处长。他主持编写出版了《新编高级小学
宋云彬从事新中国语文教材编审的时间前后仅三年,但作为一位资深的语文教材编审专家,他为新中国语文教育作出了奠基之功,其功泽润至今。
编辑:周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