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要论 协商 统战 党派 委员讲堂 理论 人事 社会 法治 视频 文化

首页>专题>协商花开香北疆 同心聚力向未来>新闻动态

同题共答 为北疆绿色长城添砖筑绿——自治区政协“推进‘三北’工程建设 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三级政协民主监督式协商会暨“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专题协商会侧记

2024年10月23日 11:27 | 来源:自治区政协宣教中心 分享到: 

“三北”工程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标志性工程。内蒙古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约占全国的1/4,是我国治理荒漠化的主战场、防御沙尘暴的主防线。在广袤的内蒙古大地,“三北”工程犹如一道绿色的屏障,阻挡着风沙的侵袭。

使命如炬,初心如磐。“三北”工程实施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始终把“三北”工程建设作为生态建设的重要抓手,突出防沙治沙重点,全力推进工程建设,取得显著成效。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巴彦淖尔市主持召开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发出了打赢“三北”工程攻坚战和三大标志性战役的动员令,全区各地闻令而动,积极响应、高位推动,把防沙治沙和新能源开发有机融合、一体推进。去年全区完成防沙治沙950万亩,超国家下达任务50%,实现了“三北”工程攻坚战良好开局;今年已完成1844万亩,提前超额完成年度1730万亩的目标任务,跑出了防沙治沙的“加速度”。

深入调研寻症结

自治区党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提出的“六个工程”,其中之一就是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这也是我区打赢“三北”工程攻坚战的关键一招。9月27日,自治区政协将“推进‘三北’工程建设,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与“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议题合并,开展民主监督式协商。会上,自治区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负责同志作调研情况说明,部分自治区政协委员、专家代表、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及有关盟市政协负责同志线上线下协同联动,三级政协同题共答,为全力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合力建言。

此前,根据《自治区2024年度政协协商计划》,自治区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张延昆和自治区政协6位副主席分别带队,各民主党派区委和自治区工商联全程参与,于4月至8月,分赴全区12个盟市开展监督调研。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其其格主持召开了三级政协学习培训会,指导盟市、旗县(市、区)政协细化监督调研问题清单、组织辖区开展调研。自治区、盟市、旗县(市、区)三级政协联动,采取实地走访、座谈交流、问卷调查和专家咨询等方式,围绕“三北”工程建设、生态用水、工程投入与机制建设和科技治沙等情况,全区12个盟市103个旗县(市、区)政协开展民主监督和协商议政。

自治区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承担专题协商工作任务,牵头搭建协商平台,并认真汇总吸纳了各盟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的调研成果,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针对调研过程中梳理出的重建设轻管护、草原过牧、农牧民积极性不高、科技支撑不足等5方面12个具体问题,调研组建议——健全生态建设成果长效管护机制;建立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长效机制;完善一体化工程建设机制,提升绿电消纳水平;进一步加大科技支撑力度;进一步健全完善多元投入机制。

精准建言献良策

“总体上看,通过全区上下共同努力,‘三北’工程攻坚战取得较快进展,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实现良好开局,后续任务依然艰巨繁重……”协商会上,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代钦作通报时一语中的,虽然成效显著,但荒漠化综合防治仍任重道远,刻不容缓。

与会人员一致认为,从长远来看,做好这项工作,必须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落实自治区党委十一届八次全会部署要求,高位推动、高标建设、高质完成。

如何突出治理重点,全力打好三大标志性战役?“坚持以水定绿,在光伏电站场区范围内及其周边需要治理的区域,因害设防、因地制宜,工程、生物措施相结合,科学制定防沙治沙方案或草原修复方案。推进以农光牧光为主的光伏治沙模式,助力打赢科尔沁、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推进以林光牧光相结合的光伏治沙模式,助力打赢黄河‘几字弯’攻坚战。推进林光互补的光伏治沙模式,助力打赢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鼓励光伏治沙电站项目与生态经济、景观旅游等产业相结合。”自治区政协委员,自治区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农牧环资处处长黄占兵建议实施好防沙治沙和风光电伏一体化工程。

自治区政协委员,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教授高润红从专业角度分析,植被是在气候与地形条件下形成的自然产物,森林、草原、湿地和荒漠的出现有其固然的自然条件要求,荒漠化防治就是遵循自然条件的植被恢复,而不是一味地人工植被建设。“为实现综合防治的可持续性,在未来植被恢复过程中要真正做到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荒则荒,就应在方案、设计等编制过程中充分考虑植被本底和综合防治的水、肥、热、气候、土壤等生态条件,结合立地条件和植被类型及三调结果,做到封、造、育、抚兼顾,林、湿、草、荒统筹。”他认为,明确植被恢复本底和综合防治的水肥热气候、土壤生态条件是关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碳库”,生动形象地阐明了森林在国家生态安全和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与作用。“我们应将‘四库’应用到‘三北’工程和荒漠化防治建设之中,促使将森林‘四库’价值与‘三北’工程和荒漠化防治镶嵌在一起。”自治区政协智库专家东淑华建议,“鼓励科研院所、高校、企业、个人积极参与,共同实现森林‘四库’价值,推进‘三北’工程建设,加强荒漠化防治,建设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

“‘三北’工程建设中的树木种植成活率管理模式一直较为粗放,且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成活率一直较低,同时也存在资源及成本浪费等情况。”以树木种植成活率为例,自治区政协常委,自治区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正高级工程师娜日苏建议,通过提高机械化造林水平、遵循自然客观发展规律、积极开展生态修复型人工增雨作业、因地制宜适当调整造林种植密度的方式来提高树木成活率。

上下联动显实效

为了更好推进“三北”工程攻坚战,各盟市因地制宜,综合施策,治理模式亮点纷呈,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实现了重点治理区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呼伦贝尔市政协副主席娜日斯从加强管护方面提出建议,“持续加大地方财政管护资金投入,积极申请退化林、低效林、二次沙化地等补植修复项目资金。建立完善林草资源智慧化管理平台,动态监测工程重点项目实施成效。加强全周期监管,严厉打击破坏非法占用林地草地、毁林毁草开荒、超载放牧等违法违规行为,提高赔偿标准,加大处罚力度,保护工程建设和治理成果。推动建立工程监测和效益评价体系,科学评价工程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坚持‘检’、‘治’并举,对造林治沙重点施业区开展‘体检’,综合分析问题的症状,找准病因,检出根源,‘一问一策’提出科学实用的治理措施。多渠道引进培养‘懂生态经营、会生态技术、善生态管理’的生态文明建设人才,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较高、结构优良、布局合理的专业人才队伍。”

赤峰市是科尔沁和浑善达克两大沙地均有分布的地区。自去年以来,赤峰市在全区率先打响两大沙地歼灭战,确立“四大治理区”并分区施策,同步探索完善以路治沙、以工代赈、民兵治沙等防沙治沙新模式新途径,已完成沙地治理418.31万亩。

“必须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构建治沙、治水、治山全要素协调的防治工作格局。探索开展水、土地、排污、山林、用能、碳排放‘六权’改革,以资源要素改革破题,形成政府主导、项目带动、社会广泛参与的治理格局;必须坚持实事求是,要因地制宜,突出经验总结和科技参与,综合研判不同地区沙化特点、水资源和植被成活状况,确定适合本地的治理方式和植被类型,不搞‘一刀切’;必须坚持治护并重。要牢固树立‘防治返荒漠化’意识,把破坏前保护、治理后维护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抓实抓好。尤其要把调整、健全禁牧舍饲和奖补政策作为重要抓手,发挥好农牧民防治主力军作用。”赤峰市政协主席苏雅勒其其格阐明共识。

鄂尔多斯市地处黄河“几字弯”腹地,境内北有库布齐沙漠,南有毛乌素沙地,是中国荒漠化防治和“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的攻坚克难之地。鄂尔多斯全域被列入“三北”工程规划范围,工程启动以来,实现了由“黄”到“绿”的沧桑巨变,治沙成果成为世界荒漠化治理典范。

依据治理经验,鄂尔多斯市政协副主席李梅荣建议多措并举,合力扭转草原过牧现状。“多方争取提高禁牧休牧补贴标准,提高农牧民落实禁牧休牧的积极性。推进退化沙化草原修复和油蒿群落草场改良,增加草原质量和产量。压实属地责任,细化‘林长+’协作机制,及时有效打击毁林毁草违规违法行为。加快完善《鄂尔多斯市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管理办法》,不断严格制度执行。建立禁牧工作常态化监督检查和考核机制,加大禁牧工作作为全市‘五位一体’考核指标的赋分权重,以高水平保护促进高质量发展。”

……

一字一句紧扣生态治理良方,一问一答彰显民主监督成效。互动协商环节,“委员出题,部门答题”的形式让协商更生动。

“生态建设是阻击战、攻坚战、歼灭战,不可丝毫松懈。”、“希望各级政协组织、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广大政协委员持续关注、跟踪助力。”张延昆主席呼吁,广大政协委员要在完善政策体系、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巩固拓展治理成果、做好后期管护,推动科技创新、解决“卡脖子”难题等方面持续用力,为筑牢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贡献智慧和力量。

“三北”工程攻坚战正在如火如荼地加速推进,更加浓郁的绿色正在祖国北疆不断铺展……(梅莉亚)

编辑: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