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要论 协商 统战 党派 委员讲堂 理论 人事 社会 法治 视频 文化

首页>专题>2024年全国政协常委会会议>全国政协十四届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大会发言

全国政协常委、农工党中央副主席但彦铮:健全文艺精品创作生产体系

2024年10月25日 14:54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出成果和出人才相结合、抓作品和抓环境相贯通,改进文艺创作生产服务、引导、组织工作机制”“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培育形成规模宏大的优秀文化人才队伍”。近年来,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引和激励下,文化艺术各领域创作取得丰硕成果,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但我国文艺创作距离新时代人民的需求和时代的要求还存在不小差距,例如文艺精品供给不足、文艺精品生产主力军创新活力不够、文艺人才队伍建设有短板等。为此,建议:

一、 进一步加强艺术创作的方向引导。积极推动文艺院团更好把准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正确方向,自觉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艺术创作实践,提升文艺作品的思想内涵、精神境界。推动广大文艺工作者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人民喜不喜欢、满不满意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把人民作为艺术表现的主体,多刻画、多演绎基层群众、先进典型。

二、 进一步完善文艺创作生产规划。推动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发挥重点选题、重大项目引领带动作用,以国家各类艺术创作工程为引领,抓好重大现实题材、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新时代发展题材、国家重大战略题材、爱国主义题材、青少年题材、军事题材作品的创作生产,关口前移,抓好一度创作,从主题的政治性、内容的艺术性、运营的市场性上把好关。大力拓宽源头原创,推动好的文学作品向剧本转化,推出更多优秀的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提高剧本质量。推动建立编剧、导演、作曲等主创人员集体参与、协同创作的机制,提升二度创作水平。推动提高艺术创作的组织化程度,建立重点创作项目跟踪推进机制,加强全流程质量管理。优化全国性文艺评奖和国家艺术基金评审办法,发挥奖项、资助资金的示范引导作用,把提高质量作为文艺作品的生命线,鼓励关注艺术本体发展,避免过度依赖舞美大制作。

三、 进一步强化对国有文艺院团的政策保障。要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贯彻力度,推动结合当地实际制定行之有效的配套政策体系。积极推动各级党委政府紧紧抓住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发展的痛点难点,坚持“一团一策”推进文艺院团改革,深化收入分配、考核评优、职称评定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符合文艺发展规律的体制机制和管理措施。推动各地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创新绩效评价制度,引导各级各类院团增强市场意识、强化服务理念、提升业务能力。

四、 构建文艺人才引育均衡发展机制。持续加强领军人才培养,持续优化文艺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在课程设置、教学方式、跟踪指导等方面下功夫。推动骨干人才培养,立足新时代艺术事业发展实际,优化培养结构,针对部分紧缺行当、重要环节,开展重点人才培养培训,补足艺术创作短板,鼓励国有文艺院团与高等学校、职业院校开展人才联合培养,支持有条件的国有文艺院团开办艺术培训学校,鼓励院团吸纳重要演职人员代表参与经营管理决策。积极搭建人才创作展示平台,组织人才积极参加政府部门及其他机构组织举办的展演展示和才艺评比活动,在全国性人才培养工程、创作扶持计划、专项基金扶持、全国性文艺评奖推优等项目中,适当向基层艺术工作者、青年人才倾斜。 


编辑: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