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要论 协商 统战 党派 委员讲堂 理论 人事 社会 法治 视频 文化

首页>专题>2024年全国政协常委会会议>全国政协十四届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大会发言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

2024年10月25日 14:57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人民政协要“发扬优良传统,牢记政治责任,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广泛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作为一名文艺界别政协委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着力和尽力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是责无旁贷的文化责任。为此,建议:

一、 挖掘经典,发挥经典作品的导向性和影响力。经典作品蕴含着中华民族强健的文化根基,对增强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至关重要。抓经典作品,才能抓住文艺精品生产的关键。一是抓经典内容,从古今经典文学、艺术作品和文化名家中挖掘经典题材,提炼和展现经典中的思想意识、文化意识和文明意识,使作品凝聚人心,做到正念正心强根基。二是抓形式创新,在艺术表达和表现力的探索上,充分运用中国式审美精神和现代形式,增强文化自信,赢得国际认同,做到大国大美新风范。

二、 培养人才,提高文艺人才的思想觉悟和认知水平。文艺作品凝聚人心、汇聚力量,首先需要培养艺术家的思想认同和家国情怀,引导艺术家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先进性,热爱中国文化,激发艺术家创作、讲述自己国家故事的强大情感,不断提高艺术家的国际视野,增强艺术家从世界文明的高度讲述中国故事的能力;二是培养政治站位高,懂专业、强创意、善组织的文化管理人才,按阶段、按社会需要,创作生产具有引领性的中国共产党故事、中国人民故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故事、中国式现代化故事,通过平民视角或宏大叙事的精彩文艺作品演绎,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启迪、鼓舞人民投身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

三、 融合科技,创作人民喜闻乐见的文艺精品。随着新科技和互联网发展,人们的观看方式发生深刻改变,创作一批科技和文化融合型作品,是势在必行的文艺新举措,以应对未来的文艺常态。一是提早准备,让更多的文艺工作者快速适应新科技发展带来的交流方式和创作方式的改变,追求数字时代人们喜闻乐见的文艺新形式;二是创新作品的传播方式,构建多样化的传播渠道,实现传播环境与文艺精品生产的相互促进,拓宽文艺精品传播范围,提升传播效能,达到广泛汇聚人心、凝聚力量的作用。

新时代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深刻认识文艺在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上的重要作用,勇担使命,推出更多与时代高度相匹配的优秀作品,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编辑: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