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要论 协商 统战 党派 委员讲堂 理论 人事 社会 法治 视频 文化

首页>专题>2024年全国政协常委会会议>全国政协十四届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大会发言

全国政协常委、香港特区行政会议成员廖长江: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和影响力

2024年10月26日 14:18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但在国际传播过程中仍存在传播主体结构相对单一、传播内容不够丰富生动、传播方式与传播地区不适应等问题。随着国际局势的加速演变,全面提升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掌握中国话语权、构建中国叙事体系已经成为紧迫的战略任务。就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建议:

一、 大力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促进我国文化产业走出去。面对庞大的国内市场,以及受制作能力限制,我国的文化产业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不太注重对外输出,因而中国的文艺作品包括电影、电视剧、小说和游戏往往由境外小部分爱好者自行翻译。建议国家借鉴“韩流”出海的经验,在政策上加大力度支持文化产业出海。一方面,更多地瞄准国际市场,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符号,并且适当放宽创作主题,扩大创作空间,提升作品的种类和质量;另一方面,强化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融合,与时代潮流接轨。

二、 加强国际人际传播理论研究,因地制宜加强共情传播,促进情感共鸣。未来,我国在文化的国际传播上,需要学习和了解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习惯,并掌握传播规律和专业技能,找准中国与传播所在国或地区的话语共同点、情感共鸣点,让国际受众群体听明白、听进去、有共鸣;同时,要将中华文化以深入浅出、自然、生动、可印证体验的方式表达出来。

三、 加强中华文化民间传播和交流。随着中国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的施行,国际友人能够更方便亲身体验中国,可以直接、形象地向亲属、朋友、同事讲述他们眼中真实的中国,打破信息茧房。未来,一方面,建议进一步为外籍人士来华旅游、学习、经商、交流活动提供便利,并且重视与在华外籍人士和在华外国企业的沟通和交流,完善营商环境,潜移默化扩大中华文明的传播和影响。另一方面,对于出海的企业,特别是大型国企和民企,员工必须尊重所在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和制度。在保证自身合法、合理利益不受侵犯的情况下,友好、和平地与当地居民相处,传播中华文化。此外,香港植根深厚的中华文化,并融入多元的世界文化,中西文化荟萃。作为国家支持的中外文化交流中心,香港能够并且应该在促进中华文明提升国际影响力上发挥更大作用。香港今年开始举办“中华文化节”,提供中华文化节目演出、展览、讲座交流的平台,有利于促进文化创新传承,对外弘扬中华文化。未来,建议可以通过侨民、同乡会、社团组织的力量,举行更多传统活动和文化节目交流,加大力度宣传、传播中华文化。

编辑:鲁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