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民革 民盟 民建 民进 农工党 致公党 九三学社 台盟 人物风采 史料纵览

首页>多党合作>致公党

始终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

致公党长三角论坛为区域发展注释“绿色生态与新质生产力”

2024年10月26日 14:59  |  作者:顾意亮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太浦河作为长三角示范区内重要的跨界河流,西起东太湖,向东穿越吴江,于平望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再流经嘉善、青浦,最终汇入黄浦江。太湖、太浦河、黄浦江三水贯通,形成了从湖到河,从河到江的空间脉络,为长三角水文化走廊的构建提供了线性载体……”黄震、徐诗滟畅想着“以水为脉、从湖到海”的构想。

“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大规模浒苔绿潮频发。一方面是2019年以来,江苏省累计投入打捞浒苔资金8亿元,出动打捞船1.6万余艘次;另一方面是作为制备绿色甲醇重要的优质生物质资源,浒苔综合利用可建立一条稳定可靠的绿色甲醇供应链路。”叶娜的建言为提高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船舶绿色甲醇供应自给和保障水平打开了一个新思路。

致公党江苏省委会带来了“数字技术赋能我国制造业绿色转型的瓶颈分析及路径探索”;致公党浙江省委会带来了“发展新质生产力视角下,关于低碳智慧建筑与新型能源系统结合的前景分析”;致公党安徽省委会带来了“以新质生产力推进数字贸易发展的理论逻辑与现实路径”。

……

近日,作为上海唯一一个同时接壤江苏和浙江的行政区,“上海之源”青浦迎来了长三角致公党各级组织的党员代表,致公党长三角论坛再度举办。大家共聚一堂,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合作发展再谋良策,为生态绿色战略实施和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再聚合力。

自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沪、苏、浙、皖致公党组织坚决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决策部署,率先探索尝试,建立合作发展机制。始自2007年的致公党长三角区域合作发展论坛已累计举办17届。17年间,致公党员紧扣“一体化”“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广聚共识,咨政建言,努力推进长三角区域经济、社会、民生、生态的发展。今年,在致公党中央的指导下,论坛更加聚焦国家战略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中的共性问题。

“我们的论文、演讲将更加关注参政建言的实效性,同时,我们还注重扩大朋友圈,特别安排轮值方拓展邀请嘉宾的模式,邀请长江经济带上云南、贵州以及链接长三角与粤港澳大湾区的福建致公党组织出席。”致公党上海市委会主委邵志清表示,沪、苏、浙、皖致公党组织主要领导们的共识是——形成论坛的规模升级效应,掀开致公党长三角区域合作发展的崭新一页。

长三角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新质生产力培育最有基础的区域之一。也是“绿色中国”“大美中国”的重要承载区,由此,本次论坛的主题选择了“绿色生态与新质生产力”。

为此,致公党上海市委会为论坛提供了青浦区莲湖村调研案例。莲湖村位于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先行启动区,由原谢庄和朱舍两个行政村合并而来,可谓“大”。调研团队以“当地如何以自然资源保护为引领,探索自然资源利用创新模式,提振乡村经济、推进乡村振兴”为研究课题,于2023年夏季实地走访谢庄和朱舍150户人家,发布并回收有效调研问卷162份。

今年以来,莲湖村努力打造农产品品牌。调研组成员冯翔、陈佳毅介绍说,当地充分考量土壤类型,结合气候与水文条件,引进青浦现代农业园区的“蛙稻生态种养”项目,将虎纹蛙与稻米相结合,采用集约化生产方式,由村集体收归合并村民流转的土地,高效利用资源,进行统一科学种养,以蛙护稻育稻。

“我们认为农产品品牌的强有力建设离不开从业人员的高素质。基于莲湖村当下发展现状,要加强吸引有关青年人才回流,保证产业劳动力,充当品牌建设的生力军,夯实‘蛙稻生态种养’的生产壁垒。”冯翔对莲湖村的“强”很有信心。

为使长三角呈现出一派天地万物和合共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图景,论坛上,致公党员们的建议和良策碰撞着、思路和观点交流着。大家表示,希望树立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的参政建言理念;更希望以此次论坛为契机,持续提升“美丽长三角”的绿色颜值,不断增强“美丽长三角”的绿色动能,高标准打造美丽中国“长三角示范”。

编辑:鲁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