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乡村振兴 美丽乡村 农业科技 精准扶贫 三农人物 品牌兴农

首页>农业>资讯

气象服务助力湖州农村更美、更富

2024年10月31日 15:34  |  作者:王菡娟 王茗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10月31日电 沿着滨湖大道一路向东,一边是烟波浩渺的湖泊,船只点点、水天一色;一边是拥有千年历史底蕴的溇港文化,田园风光、古朴自然。漫长的风景线让你一路看尽太湖风情,呈现出江南最初的韵味……这里是位于长三角中心区域、太湖南岸的浙江省湖州市。

“山从天目成群来,水傍太湖分港流。”太湖边生生不息的景象,离不开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融合发展,也少不了气象服务的助力添彩。

升级传统产业 厚植乡村“振兴”根基

“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秋风渐起,湖州人爱蟹的味蕾开始蠢蠢欲动,今年由于长时间的高温,太湖蟹姗姗来迟。沿着环太湖骑行,杨桂珍螃蟹庄园的大螃蟹造型映入眼帘……

“湖州湖蟹”是湖州市的特色农产品,大闸蟹从放苗到捕捞,个头大不大、品质好不好,都跟天气和气候有着密切的关系。“今年湖蟹成蟹期恰逢持续的高温,从而影响到螃蟹蜕壳。”杨桂珍螃蟹庄园负责人卢瀛峰说道:“基地的养殖户们提前收到了气象部门发布的高温预警及防御建议,及时通过蟹塘增氧、注水降温、调整投喂量等措施来对抗高温天气带来的缺氧、水质恶化、螃蟹摄食减少等不良影响。目前正值杨桂珍养殖基地的蟹季,成蟹正在批量上市。”

螃蟹喜欢栖息在水草丰富、溶氧充足、水质清新、饲料丰富的浅水湖泊或沟河中,对环境变化敏感,气温20℃至26℃时生长最快,气象条件及水体环境的变化对其生长发育均有明显影响。“我们在庄园的蟹塘旁安装了一套湖蟹生态养殖小气候监测站,这也是我市首个淡水养殖小气候监测站。”湖州市气象局农气服务人员陈中赟介绍,“这个小气候监测站能实时监控螃蟹庄园的气象要素和湖蟹生长的水环境要素,监测数据已接入数字驾驶舱,在螃蟹庄园展示厅内的数字化未来农场驾驶舱和室外电子显示屏上都可以实时显示。”有了气象实况的支撑,蟹塘的降本增效管理更为有效,即便是遭遇一些突如其来的大风大雨天气,也能够从容应对。

目前,始于古溇港的湖蟹养殖业正在延伸触角,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推动红色“钳”力股共富工坊建设,开发蟹黄粽子等特色衍生产品,通过节庆引流、举办吃蟹节等主题活动推广螃蟹全业态产业链。2023年成功带动周边200余户农户增收,人均年收入增加2万元以上。

发展新兴产业 探索乡村的N种形态

“2022年,杨溇村引入了滨湖区域首家露营咖啡店——星谷咖啡,节假日游客流量激增,单日超过一万人次。这让我们看到了发展机遇!”杨溇村支部书记宋晓峰回忆道,“因此,我们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依托‘溇港文化’、‘农耕文化’和‘蟹文化’,明确了‘创客乡村、诗意栖居、和美杨溇’的发展定位。”如今的杨溇村,凭借着位于太湖南岸的自然资源优势和深厚的溇港文化底蕴,通过引入商圈业态、推动农文旅融合多维度发展、打造太湖蟹品牌基地等一系列“组合拳”,实现产业先行,焕发着乡村振兴的生机。

今年,由幻溇村、许溇村、杨溇村、义皋村、伍浦村、庙兜村6个行政村组成的“滨湖六村”,列为全市首批新时代美丽乡村样板片区之一。基于南太湖沿线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湖州打造了一条滨湖旅游带,当前大小农文旅业态达到了38个,其中85%以上业态都有户外板块,运营的全过程离不开气象预测的加持。“我们连续几年举办枇杷龙虾节,气象部门能提前一周提供较为精准的天气预报,并给出活动举办时间建议,活动当天还会提供逐小时的精细化预报,让我们有效地避开恶劣天气,实现了成效最大化。”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沈哲婷介绍道,“在我们新打造的溇港暖村,气象部门也开展了一些针对性的服务。比如近期比较热门的露营项目,气象预报信息在预约环节就能提供有效的帮助。”

除了常规的气象服务外,湖州市气象部门还开发了各类生态旅游气象指数产品以及旅游气象服务专题类产品,搭建了包括“景区天气”“主题旅游”“特色景观”三大模块的旅游气象网,同时将全市3A级以上景点相关人员信息纳入气象灾害预警发布系统,并面向项王码头游船、太湖龙之梦等旅游景点,按需提供针对性精细化气象服务。( 王菡娟 王茗)

编辑:位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