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公益>公益资讯
山东莱芜:多方合力构筑儿童福利与权益“保障网”
人民政协网11月1日电(记者 赵莹莹)近年来,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民政局认真落实各项兜底保障制度,扎实推进孤困儿童生活保障和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
记者了解到,当地依托“童行未莱”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品牌建设开展,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督促指导。持续深化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大保护”有机融合,形成民政、教育、卫健、司法、群团等多部门密切联动的高效运转体系。
分类保障,落实儿童动态“监测网”
莱芜区建立主动发现和动态管理机制,开展困境儿童常态化摸排,及时将符合条件儿童纳入保障范围。
该区民政局负责人介绍说,每年1月、4月、7月、10月是“儿童信息摸底核查月”,按照相关要求开展全面评估摸排工作,逐人建立评估档案,并根据评估结果落实强制报告制度。其中,对情形发生变化、不再符合保障条件的,及时进行“减员”处理,确保基本生活保障资金不重发、不错发、不漏发,做到“一人一档、持续关注、动态管理”。
据了解,截至目前,全区共建立500余名困境儿童个人档案。同时,探索“预防—识别—干预”服务模式,建立起儿童主任和社工定期走访制度,开展分级跟踪服务。
按照规定,高风险等级(红色)为需紧急干预的儿童,应在发现或接报个案情况后及时介入处置;中风险等级(橙色)为需重点跟踪的儿童,至少每周入户走访一次;低风险等级(黄色)为需定期介入的儿童,至少每两个周入户走访一次;基本安全等级(绿色)为需常态化关爱服务的儿童,每月入户走访一次。
需求为本,织密儿童福利“精细网”
“坚持以‘儿童利益最大化’为原则,针对困境儿童监护、生活、教育、医疗、康复、服务和安全保护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根据困境儿童自身、家庭情况分类施策,将精准化管理和精细化服务贯穿儿童养育、医疗、康复、教育和服务全过程,促进困境儿童健康成长。”莱芜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莱芜区以儿童需求为出发点,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类干预,采取精准帮扶措施,确保能及时了解辖区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生活、学习、心理情况。
期间,定向资助有助学、助医需求的经济困难儿童,开展“爱心筑梦”助学行动,为15名困难儿童发放助学金9000元,并送去米、面、花生油、保温壶、衣服等物资;联动福慧慈善公益中心等公益组织为居家环境差的儿童安装学习桌、衣橱等,打造适合学习、生活的居住空间;联合爱尔眼科医院举办困境儿童公益配镜视力训练项目启动仪式,对全区116名有配镜需求的困境儿童施以公益援助。
同时,联动多家社会组织、爱心企业、街道(镇)社工站开展“情暖中秋”“多彩六一”等假期关爱系列活动,丰富儿童假期生活;开展“寒冬送暖”困境儿童关爱系列活动,送去慰问物资,组织儿童主任等定期探访,保障儿童生活基本需求;社工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案管理,将面临生活困境的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服务对象作为服务对象,帮助其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
专业赋能,织牢未保工作“保障网”
基层儿童工作者是儿童与政策链接的纽带,是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保护服务政策“最后一米”的实践者。
近年来,莱芜区深入开展“三亮三学三做”儿童主任赋能行动,为15名街道(镇)儿童督导员和900余名儿童主任提供政策培训和服务技能指导,提升儿童主任群体集体荣誉感和职责使命感,
同时,“五社联动”工作机制下将儿童福利与本地内生力量相结合,促进了
为进一步开展好儿童福利工作,莱芜区民政局积极做好福利理念的传递,包含日常服务宣传、儿童主题宣传、困境儿童服务日常宣传、困境儿童服务专题宣传以及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志愿活动等。
“下一步,区民政局将持续贯彻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以落实完善儿童政策为重点,深化‘童行
编辑:马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