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态>资讯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4年度报告》发布
人民政协网北京11月7日电(记者 王菡娟)11月6日,在生态环境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发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4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持续大力推动碳排放强度下降工作,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比上年提高了0.3个百分点,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突破15亿千瓦,在全国发电总装机中的比重突破 50%,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4.02%。截至2024年6月底,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4.64亿吨,累计成交金额268.41亿元。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夏应显表示,报告全面展示2023年以来各领域各部门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措施和重点工作的进展和成效,以数据和事实体现我国重信守诺、聚焦落实的理念,体现了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负责任态度。
据介绍,我国始终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推动产业和能源结构调整,采取节能提高能效、建立完善碳市场、增加森林碳汇、提高适应能力等一系列措施,构建完成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能源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碳市场建设不断取得进展,碳排放统计核算等基础能力持续提升,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新成效。
报告显示,2023年,以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为核心的“三新”经济增加值达到 223528亿元,比上年增长6.4%(按现价计算),占GDP比重达 17.73%。其中,“新三样”(电动汽车、锂电池和光伏产品)合计出口1.06万亿元,同比增长29.9%,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
2023年,中国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 6.8%、2.7%,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33.6%、15.7%,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 7.
《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实施良好适应气候变化战略在地方和重点领域落地实施。截至2024年6月底
报告显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二个履约周期活跃度明显高于第一个履约周期。截至2023年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约51亿吨,纳入重点排放单位2257家。第二个履约周期成交量、成交额占总数的比值分别比第一个履约周期增长约 19%、89%。
编辑: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