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本网原创
推动我国1型糖尿病防治“主动早期干预”
在我国,每年新发1型糖尿病患者超1万名,且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我国儿童和青少年1型糖尿病绝对患者人数已居世界第4位。由于1型糖尿病患者发病年龄小,在日常血糖控制、自我疾病管理、心理调适等方面存在巨大挑战。过去百年间,1型糖尿病患者主要依靠注射胰岛素或使用胰岛素泵来维持生命。赛诺菲旗下用于延缓1型糖尿病发病的创新药物替利珠单抗注射液(拟)从展品变商品,实现了从去年“亚洲首秀”到今年海南博鳌“先行先试”,填补了我国1型糖尿病领域疾病修饰疗法的空白,推动该领域的临床早筛、早诊和早期干预。与此同时,我国首个《中国1型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监测与管理专家共识》和《中国1型糖尿病患者在校管理手册》也在进博会与公众见面。
替利珠单抗注射液(拟)是一种突破性的对因治疗方案,作用于人体免疫T细胞,通过调节T细胞的活性,减少免疫系统对自身胰岛β细胞的攻击,从而减缓胰岛功能的下降趋势,实现延缓发病。研究数据显示,持续14天使用该药物治疗,能将1型糖尿病的发病时间平均延缓近3年。
据估算,1型糖尿病患者1天至少打4针胰岛素,一年超过1460针,一生或将累计高达90000针。安徽医科大学校长翁建平教授指出:“繁重的胰岛素注射只是患者面临的众多困难中的一隅,更应该引起重视的是患者的精神负担和家庭负担,尤其是孩子的生长发育,以及未来将面对的工作、婚恋、生育等问题。但公众对1型糖尿病的早筛长期以来缺少认知。替利珠单抗注射液(拟)借由进博会加速进入中国,为我国1型糖尿病的早防、早诊、早治工作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对于早诊的8岁以上1型糖尿病2期患者连续治疗14天,可以延缓1型糖尿病3期发病。尤其对儿童青少年患者和家庭而言,降低诊断时突如其来的多种疾病负担冲击,为成长关键阶段争取了缓冲期,为患者赢得焕新一生的机会。”
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周智广教授认为:“替利珠单抗注射液(拟)在进博会的亮相和广大媒体的科普,提升了公众对1型糖尿病的关注和认知,推动我国1型糖尿病防治从‘被动替代治疗’到‘主动早期干预’。我国首个《中国1型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监测与管理专家共识》发布在即,这一共识与国际接轨,将进一步推动我国1型糖尿病早筛的标准化和普及化。选择改变未来,我们建议高危人群,如1型糖尿病患者一级亲属、有HLA易感基因的普通人群和少数自身免疫疾病患者等,应尽早去内分泌科或儿科内分泌专科进行抗体筛查,做好健康管理,减少急重症事件的发生。”(杨岚)
编辑:廖昕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