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多党合作>九三学社
护航生命,“救”在身边
——青岛市政协、九三学社青岛市委会联合开展急救知识科普活动
“我国每年约有54.4万人发生心搏骤停,每分钟就有1人因心搏骤停死亡,抢救成功率不足1%,这是一组让人痛心的数据。”
“时间就是生命,心脏骤停超过4分钟后患者就会逐步出现脑死亡,这使得‘黄金4分钟’成为了救援的生死时速。”
近日,胶州市空港中学可以容纳千人的大礼堂座无虚席,师生们被一场精彩的讲座深深吸引。青岛市政协、九三学社青岛市委会组织专家赴胶州市空港中学联合举办“同心九三行科普教育基地”揭牌仪式和“同心九三行科普教育讲堂”。市政协机关同日向学校赠送了《记忆脑科学》等图书,九三学社青岛市委会科普工作专委会主任郎云鹏带领青岛市市立医院青年志愿服务团队进行急救知识科普。
本次科普活动采用“多媒体演示+现场授课+实操演练”模式进行。青岛市市立医院急诊科门诊护士长李晓作了题为“危急时刻、‘救’在身边”的讲座,演示了如何用“NoNoGo(无反应无正常呼吸,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快速识别与判断患者遇到生命危险时的标准,从判断患者意识、呼叫120、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及寻找附近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并详细阐述了心肺复苏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在实操演练环节,师生们分组进行心肺复苏及AED模拟操作。
“以前,我对急救知识了解甚少,现在我知道,掌握急救技能,关键时刻能挽救生命。我会把学到的知识牢记在心,并积极传播,为身边人提供帮助,让更多人受益。”一位学生说道。
“开展急救知识进校园活动,探索建立急救普及培训体系,对提高师生的急救安全意识、急救知识水平与应急处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办公室主任史红霞表示。
科普活动结束后,专家们专程赴上合(青岛)国际应急医学技术装备研究院调研,市政协常委、研究院副院长李振介绍了研究院的情况。他表示,提高应急救护能力,不仅要快速提高应急培训普及率,还要创新医学装备,助力紧急医学救援能力提升。
“九三学社青岛市委会着力打造‘同心九三科普行’品牌,已建立了89个教育基地,举办200余场讲座,近万人受益。”九三学社青岛市委会秘书长王波表示,下一步,社市委会将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鼓励社员发挥专业优势,加强应急医学技术装备研发,持续开展医疗健康科普宣传,努力提高群众的安全意识、应急和自救互救能力,为助推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本报记者 陈小艳 通讯员 姜玉兰 程云峰)
编辑: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