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委员讲坛 名家访谈 医学前沿 食话食说 岐黄园地 科普养生 健康产业 粉碎谣言

首页>健康>资讯

“生命·脐迹”北京市脐血库22周年脐血公益展启幕

《健康报》 “健康科普传播创新平台”正式揭牌

2024年11月11日 10:46  |  作者:位林惠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11月11日电(记者 位林惠)为迎接第八个世界脐带血日的到来,庆祝北京市血库成立22周年,11月10日,集合图文、影像、模型、光影等多种表现手段的“沉浸式”脐带血公益主题展“生命·脐迹”在北京市血库启幕,观众“一站式”感受脐带血和脐带血库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图片1

展览全方位展示了脐带血和脐带血库的发展、脐带血中造血干细胞以及各种细胞的科研应用及发展。借此展览让更多人了解每一份脐带血,都可能成为一个生命的奇迹,自存、捐献都是对生命的守护。“首例自体脐带血移植诞生在法国巴黎!”“原来脐带血里含有这么多有用的细胞。”“捐献一份脐带血就可能挽救一个生命!”首批观展的观众不时发出感叹,对脐带血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事物有了全新的认知。

展览用三个主题呈现脐带血和脐带血库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一路走来的我们”主题通过丰富的图文展示脐带血、脐带血库、北京市血库的发展历程和里程碑事件;“每一个‘生’的希望”主题为观众展现目前脐带血治疗的疾病及真实临床案例,北京市血库多年来的公益之路;“多彩脐带血”主题通过翔实而生动的内容讲述脐带血作为有医疗潜力的生物资源,它所含的间充质干细胞、NK细胞、T细胞、B细胞等多种类细胞在治疗神经系统、心脑系统、再生医疗等领域发挥的作用和实例。

图片2

代入感强也是这次展览的一大特色。设计之初,展览动线巧妙地与北京市血库的液氮库、实验室等关键工作场所结合,立体交互,观众能身临其境般感受一份脐带血从采集、制备、冻存、应用的全流程。在液氮库能看到3D动画演示的脐带血出库场景;在实验室各工作场所能更直观地看到延伸介绍,并通过高清摄像头沉浸式观影感受更多脐带血相关介绍。“非常喜欢这样的沉浸式展览,仿佛置身脐带血细胞的”王国“,使我对脐带血的了解更加深刻了。” 观众张先生说。

北京市血库是我国首家获得国家卫生健康委(原卫生部)批准设置的脐带血库,成立22年来,在促进民众健康,科普服务大众方面不断做出努力和新尝试。在为医院和大众家庭提供脐带血储存服务的同时,也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展脐带血干细胞的临床研究;举办面向民众、医疗人员、孕产家庭、学校及媒体等各人群的线上线下科普活动,提升公众对脐带血的认知;党支部积极参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建链串起产业链”活动与各界广泛联动,让脐带血科普进企业、进社区、进校园……与人大附中亦庄新城学校共建经开区首个“生物科普教室”,连续举办的“生物大咖进校园”脐血库专家讲座等活动深受欢迎。

图片3

健康报社副社长肖景丹和北京市脐血库总经理杨卫军共同为北京市脐血库“健康科普传播创新平台”揭牌

活动现场,《健康报》北京市脐血库“健康科普传播创新平台”正式揭牌成立。该平台的成立,为北京市脐血库的公益科普宣传提供了更多契机和传播便利。在第八个世界脐带血日期间,与“生命·脐迹”主题展同期开启的“为爱脐跑·世界脐带血日公益跑”“脐带血嘉年华”等活动,众多医疗机构、脐带血捐献者、储户家庭和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参与脐带血知识的学习和交流,全方位促进了脐血科普,为民众带去更多准确、客观的生物知识。

11月15日世界脐带血日之后,“生命·脐迹”公益展将长期面向公众开放。据悉,22年来,北京市血库一直秉承“培育希望、收获健康、备份生命”的使命,不断为脐带血科普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截至目前,已为超过32万个家庭储存了宝贵的脐带血,为临床提供了超过2200份脐带血,救治患者超2200例。

编辑:位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