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统一战线>民族宗教
“必须讲好这堂课,为民族团结发光发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历史必然。”“在这片辽阔、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各族人民都有一个共同家园,就是中国;都有一个共同身份,就是中华民族;都有一个共同名字,就是中国人;都有一个共同梦想,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由国家民委指导、中国传媒大学制作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大讲堂课程视频于近期面向全国推广使用。不久前,《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大讲堂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启动仪式,并在全国10所高校开设分会场。
自今年7月起,《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大讲堂在中国传媒大学4K演播厅启动录制,来自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的12位优秀教师,以视频课程阐述《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材的核心内容。课程以时间为脉络、以史实为载体,阐释了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道理、学理、哲理,更好地宣介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提质增效。
作为第十一讲“中华一家与中华民族格局底定”的主讲人,中央社会主义学院青年教师邵磊直言自己站上“大讲堂”讲台时,心中不停地回响一个声音“必须讲好这堂课,为民族团结发光发热。”邵磊表示,备课时始终抱着精益求精的态度,力求每个观点都要能经得起推敲、每件史事都尽可能准确有据,将教材的精神要义精准生动地传达给受众,引导各族学子和社会大众更好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渊源和文明根脉。
“第十一讲的课程重点在于讲清楚清朝如何底定了当今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疆域版图,如何推动‘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治理格局成型。”邵磊表示,这一时期,中华民族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的广度和深度都有所发展,锡伯族万里西迁和土尔扈特人万里东归的感人故事,充分表明中华大地是各族人民的共有家园,中华民族具有强大凝聚力与向心力。
“‘大讲堂’提炼教材各章精华,用影像的形式讲述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故事与‘中华民族一家亲’的道理学理,增强了针对性和吸引力,有助于不同特点、不同层次的读者群体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与自豪感。”邵磊表示,“大讲堂”是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一次有形有感有效的生动实践,对于宣介、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重要意义。作为一名研究中华文化的青年教师,自己将会在日常教学科研工作中,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智慧与力量。
编辑:鲁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