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热点背后 政协历史 奇闻轶事 军事历史 口述历史

首页>春秋>奇闻轶事

丰子恺画“护生”献恩师

2024年11月20日 09:24  |  作者:周惠斌  |  来源:人民政协网-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1927年,弘一法师来到上海,丰子恺在家中接待了俗名李叔同的昔日老师,师生俩商定编印《护生画集》,劝人爱惜生命,长养仁爱之心,由弘一法师撰文,丰子恺作画。弘一法师还特意嘱咐丰子恺:“画集应是通俗的艺术品,应以优美柔和的情调,让阅者生发凄凉悲悯的感想。”

1929年,弘一法师50岁生日时,丰子恺寄去《护生画集》第一集50幅作品,作为献给老师的寿礼。丰子恺在序中写道:“护生者,护心也。去除残忍心,长养慈悲心,然后拿此心来待人处世。这是护生的主要目的。”画作运用简洁概括的线条,表现了“尊重生命、万物平等”的价值观。

10年后的1939年,丰子恺完成了《护生画集》第二集,60幅作品通过物我共情的诗意场景,传递出各种生命和谐共处的核心理念,主题上与第一集保持了紧密的联系。弘一法师在序中指出:“所表现者,皆万物自得之趣与彼我之感应同情,开卷诗意盎然。”同时,评价这些作品“渐进自然”,构图、笔法、意境,运用得娴熟而自然。他在给丰子恺的信中表示:“朽人七十岁时,请仁者作《护生画集》三集,共七十幅;八十岁时,作第四集,共八十幅;九十岁时,作第五集,共九十幅;百岁时,作第六集,共百幅。护生画功德于此圆满。”丰子恺回信老师:“世寿所许,定当遵嘱。”

1942年,弘一法师圆寂。丰子恺把创作《护生画集》视作对老师的深切怀念,因此坚持每10年出一集《护生画集》,并逐集增加画作数量:1949年《护生画集》第三集70幅,1959年第四集80幅,1969年第五集90幅。

1973年,丰子恺76岁,身体状况每况愈下,他倾注心血,提前完成了最后一集《护生画集》100幅的创作,实现了对弘一法师的承诺,而这离他第一次将《护生画集》献寿恩师,已经过去了45年。(周惠斌)

编辑:廖昕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