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要论 协商 统战 党派 委员讲堂 理论 人事 社会 法治 视频 文化

首页>专题>为首都高质量发展 贡献政协力量>协商建言

这个冬天,村民暖身更暖心!

——北京市政协赴门头沟区调研灾后恢复重建和农民群众温暖过冬工作

2024年11月20日 10:13 | 作者:刘乙潼 杜晓航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11月20日电(记者 刘乙潼 杜晓航)11月15日是北京市正式供暖的日子,这天下午两点,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妙峰山脚下的妙峰山镇炭厂村热闹起来。北京市政协副主席、民革北京市委主委王红带领部分市政协委员赴门头沟区调研灾后恢复重建和农民群众温暖过冬情况,第一站就来到了炭厂村。

微信图片_20241120110707

炭厂村,位于妙峰山镇西北部,风光秀美,山水相依。近年来,该村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打造“党建引领+生态旅游+美丽乡村+红色品牌”的特色模式,以神泉峡景区为资源产业主体带动周边产业发展,全面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村民走上了生态致富路,2022年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然而,2023年7月底至8月初的暴雨引发的山洪导致全村受灾严重,大量房屋受损,村里的道路基本被冲毁。

“自从灾后重建开始,村里的变化太大了,不仅道路修好了,房子也加固了,冬天屋里暖气也更足了。”村民贾淑琴高兴地对调研组说。

调研组在炭厂村看到,村口那条去年被洪水冲垮的主干道已完成修复,村民受损房屋全部得到修缮,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据了解,今年5月底,门头沟区道路救灾恢复重建工程全部完成:109国道路面平整度明显提升;永定河上新的青白口桥比老桥结构强度更高、过水面积更大,泄洪能力大幅提升。同时,门头沟区还如期完成28条中小河道疏通加固,160公里供水管线、1628个通信基站的修复和建设工作。在此之前,辖区内的三家店拦河闸水毁修复工程也已完工。

“门头沟区将按照‘一年基本恢复、三年全面提升、长远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在暖心为民、安全韧性上下功夫,全力建设安全宜居美好家园,全力为区域长远高质量发展开好局、起好步。”北京市门头沟区委书记喻华锋介绍了门头沟区灾后重建的整体规划。

随后,调研组来到王平镇西马各庄村,走进村民马连元家中察看农村供暖保障情况。

“大叔,您家里真暖和啊,这供暖设备好用吗?”北京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主任李成贵关切地问。

“好用!好用!自从换上了新的供暖设备,家里就再也没冷过。有了党和政府的关心,我们的心里很暖和。”马连元笑着回答。

委员们与马连元亲切交谈,询问他和村民的生活、房屋修缮等情况,还向村干部了解村里基础设施恢复建设提升进度,并为乡村建设出谋划策。

微信图片_20241120110712

西马各庄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孙寅介绍,门头沟地处山区,今年是“一年基本恢复”后的第一个冬天,为了让村民暖身更暖心,村里不但开展设备巡检,还设立维修站点,安排维修人员储备配件、小型取暖设备等;接到村民的采暖季维修工单,要确保2小时上门4小时解决问题。

微信图片_20241120110709

调研现场,民革北京市委、市政协民革界委员工作室还开展了“民革市委门头沟‘8+1’行动 ‘中山博爱’暖心为民”捐赠活动,向西马各庄村捐赠了为民服务保障车、办公电脑、净水设备等物资。

委员们纷纷表示,将充分发挥政协委员聚才聚智作用,继续在门头沟区产业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诗画乡村”建设等方面献智出力,助推京西地区绿色高质量发展,共同打造具有北方特色的乡村振兴样板。

“门头沟区广大人民群众充分发扬革命老区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书写了灾后恢复重建和绿色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新篇章。”王红表示,市政协委员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智力优势与专业特长,聚焦防灾体系建设、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等工作建言资政,助力首都安全发展和乡村振兴。民革北京市委也将依托“8+1”行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强化资源对接服务,完善精准帮扶机制,全力以赴推进“8+1”行动向纵深发展,共同推动帮扶工作取得实效。

编辑:周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