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产业动态 发明·创新 探索·发现 科学麻辣烫 科技人物 专家讲坛 新基建 院士知播

首页>科技>资讯

国际电动航空智能制造产业联盟成立

2024年11月22日 14:28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11月22日电(记者 赵莹莹)日前,第二十六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第三届大湾区科学论坛分别在深圳和广州举办,由深思实验室主办的“电动航空智能制造分论坛”同时亮相两大盛会,以“推动航空产业变革,发展绿色智能航空”为主题,旨在促进低空经济全产业链形成集群优势和生态群落,赋能大湾区低空经济“振翅高飞”,助推我国低空产业高质量发展。

“低空经济作为我国未来空间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新型工业化、培育新型生产力、赋能新经济的关键驱动力和增长引擎。”深思实验室主任杨军介绍说,电动航空器如eVTOL和无人机是低空经济核心装备,智能制造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飞行器的性能与安全性,还能显著降低生产与运营成本,从而加速低空经济商业模式的落地。此外,智能制造推动了低碳、环保的航空动力技术创新,与低空经济倡导的绿色发展理念高度契合,为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低空产业生态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据了解,深思实验室核心团队围绕面向低空经济的电动航空关键领域开展原创理论创新与技术变革,打造基于低空专用三维风洞的eVTOL优化设计与智能训练体系,建设技术创新基地、人才培养基地、科普教育教学基地以及学术合作交流基地,实现电动航空领域的学科链、创新链和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快培育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新业态,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构建“天空之城”。

会上,国际电动航空智能制造产业联盟成立。该产业联盟不仅能链接全球资源,汇聚各方智慧与技术,推动电动航空智能制造技术的交流与创新,还有利于构建产业标准,提升产业整体质量与安全性。此外,联盟可促进企业间合作,加强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优化产业结构。并提升国际影响力,吸引更多资本投入该领域,加速电动航空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在大湾区乃至全球范围开拓更广阔的市场。

SXR科技智库创始人及理事长徐亭表示,国际电动航空智能制造产业联盟集贤聚智、科创融汇,标志着以新能源(电动)航空为代表的低空经济创新发展和国际合作迈入了一个全新阶段。

主旨演讲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凤田、中国工程院院士向锦武、中国工程院院士王琪、比亚迪汽车工程研究院副院长凌和平分别带来“新能源飞机型号研制创新实践与思考”“eVTOL的关键技术及发展”“低空飞行器用轻质高强多功能高分子材料和先进制造加工”“电动汽车智能制造技术发展”的内容分享,为电动航空产业的发展提供“模板”。

此外,论坛围绕“电动航空引领新变革,打造低空经济新引擎”为主题,开展了一场圆桌会议,会议聚焦未来几年低空经济智能制造技术的进展与商业化前景,深入探讨了低空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就如何有效应对这些挑战展开交流探讨。

中国科学院院士毛军发认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无论是载货还是载人,都应该将安全放在第一重要位置,提升电动航空的安全性是低空经济顺利发展的关键,他建议加强基础研究与产业应用的联动,为行业提供更加安全智能的技术支撑。

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庄德分享了他在高端制造装备与智能化系统设计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建议加强跨学科协作,突破关键零部件加工与装配的技术瓶颈,为电动航空的规模化应用奠定基础。

“当前低空经济发展的主要挑战之一,在于空域管理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尚未完善。”中国民用航空第二研究所党委书记张瑞庆表示,民航二所将与政府、低空经济相关企业及其他科研机构密切合作,共同推动低空经济的安全、有序发展。

编辑: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