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委员讲坛 名家访谈 医学前沿 食话食说 岐黄园地 科普养生 健康产业 粉碎谣言

首页>健康>资讯

探访天津市数字健共体:价值医疗的“中国样本”

2024年11月27日 13:57  |  作者:鲁雅静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11月27日电(记者 鲁雅静)从体制机制创新、技术创新,再到模式创新,4年多的探索与实践,天津市通过数字共体模式,成功构建了一个“以健康为中心”、按效果付费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成为推动“三医”提质增效、践行价值医疗的医改新范式。

近日,记者随采访团走进天津和平微医医院、天津市津南区咸水沽镇卫生院,深入了解天津在数字健建设中的成功经验。

2

图为微医AI健共体的慢病管理中心

1名健管师管2000多人健康,AI成“超级引擎”

“现在卫生院刷脸就能取药,药的种类也很全。健管师还会定期联系我们,做好筛查体检,关注我的各项指标,叮嘱饮食、运动等注意事项,要是有问题线上就能直接咨询,特别方便。”于大姐说。

由于发现身体健康指标出现异常,天津市津南区咸水沽镇卫生院健管师周鑫主动联系了于大姐,提醒她尽快到社区做免费筛查。对于这样的贴心服务,于大姐很满意。

于大姐的经历不是个案,而是天津市津南区咸水沽镇卫生院的普遍现象。从“管医疗”到“管健康”的转变中,健管师成为数字共体模式关键一环。

“我们的责任,就是对老百姓进行个性化的健康管理。”周鑫介绍,“首先,我们需要确认服务对象的健康状况,是否是慢性病患者,并完成个人建档。之后,家庭医生会根据情况给我们下达任务,我们会定期联系患者,提供健康指导。”

据了解,仅健管师周鑫服务的慢病管理对象,就有2000多名像于大姐这样的居民。跟踪健康状况并提供个性化服务,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AI正在成为提升效率的“超级引擎”。

周鑫举例,AI在分析数据、对患者进行分级管理上提供了很大帮助。“系统根据患者标签进行提醒,对于‘红标’的患者,我们需要15天进行一次回访,如果是‘绿标’患者,只需要三个月回访一次,大幅提升了我们的工作效率。”她说。

AI赋能“三医”提效,实现社会和经济效益双赢

个体效率不断提升,已经成为数字健共体蜕变的一个缩影。微医控股总裁张君介绍,微医创新的“健共体”模式在天津成功落地运营,开辟了一条AI赋能“三医”提效,实现医改惠民与商业创新的双赢路径。


1

图为健共体模式在基层医院配备健康管理师,全面推进防治融合

据了解,数字共体模式由微医在2019年首次提出。依托领先的数字化和AI技术,自2020年开始,天津市政府携手微医开启了“天津数字健康共同体”专项医改工作。在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和医保局的指导下,由天津微医数智医院牵头、协同全市26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2000站点及卫生室,共同组建了天津市基层数字共体。经过几年的建设运营,共体的创新模式已经从1.0升级到了2.0,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推动下,天津市数字健共不断迭代升级。早期阶段,健共体通过全面改革,建立了管理统一、服务同质、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的工作机制,并通过技术创新赋能,以云管理、云服务、云药房、云检查“四朵云”平台全面提升基层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同时,以糖尿病为切入点探索按人头总额付费,推动以健康结果为导向的改革,建设238家慢病管理中心,提升基层健康管理能力,实现了百姓健康指标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降低医保支出增幅的“两升一降”目标。

现阶段,天津数字健共体已进入助力各区政府完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帮助城市医疗集团升级为区域数智健共体的2.0阶段。围绕为居民提供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的目标,在AI技术的赋能下,通过帮助天津各区落实家医签约按人头总额付费改革,赋能二三级医院建设“六病共管”能力等举措,健共体正全面助推分级诊疗格局的形成。

“如今,AI医生、AI药师、AI健管、AI智控四大智能体实现了全面赋能‘医、药、检、健、管’,形成了医疗健康服务各环节的闭环。”张君介绍说。

3

相关统计显示,微医“AI健管”应用让健康管理师的单人管理效率提升150%。不仅如此,“AI医生”的智能辅助诊疗和并发症智能筛查推荐,使基层诊疗方案质量提升了22%,相关检查项目的基层年度筛查率提升了28%;“AI药师”促进用药合理性与经济性提升到98%以上;“AI智控”助力医疗医保合规提升了9.6%。

张君透露,基于数字共体广泛的医疗健康服务场景和需求,微医通过打通2H2C的商业化路径,通过整合线上线下资源,结合健康数据分析,为用户提供一站式、个性化的诊疗、慢病管理、健康管理、商业健康险等多样化服务。

数智赋能的微医方案,助力全国紧密型医共体建设

张君介绍,天津市数字体因成效突出,分别以“打造‘四朵云’平台 推进基层数字健建设”和“推进家医签约按人头总额付费”上榜了2020年度、2023年度全国“推进医改、服务百姓健康十大新举措”。

2022年4月,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印发《2022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明确提出“引导地方探索基层数字健共体建设”。天津西青区探索开展的紧密型数字共体建设经验,被纳入国家卫生健康委《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典型案例2023》,向全国各地推广。

“目前,微医数字共体模式已经在天津、山东、上海、江西等多个省(市)落地。随着全国各地医改工作的纵深发展,天津经验、微医方案将在全国紧密型医共体、整合型健共体建设升级中发挥更重要的示范作用,助力实现更高水平的全民健康覆盖。”张君说。

编辑:马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