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公益>公益资讯
中医文化进校园 传承国粹耀未来
——中医药文化节进校园暨北京市十四中首届中医药文化节开幕
人民政协网11月27日电(记者 赵莹莹)日前,
本次活动由中国校园健康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关心下一代健康体育基金会、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致公党北京市委员会、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集团、北京市第十四中学联合主办,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发展基金、医疗康养专项基金、北京守创中医药发展基金会和致公党北京市西城区委员会承办,旨在通过多样化的形式,将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融入校园生活,让更多青少年了解并认识中医药的独特魅力。
记者看到,为迎接十四中初一年级近900名师生参与体验,活动现场布置了多个主题展区,充满中医药文化气息。学生们不仅能够通过中医药文化主题展览、药材标本展示、传统制药技艺体验、中医诊疗贴耳豆等零距离接触中医药文化,还可以参与“药效识别小课堂”“本草手工制作”“熬制阿胶、品尝代茶饮等药食同源养生体验”,在知识与乐趣中感受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
一名参与活动的学生表示,希望今后能参与更多类似的文化节活动,增长知识的同时,充分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如何充分利用中医药文化这一‘瑰宝’?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一项新挑战。”开幕式上,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校园健康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副组长兼秘书长郝毅表示,传统文化学习需要寓教于乐,不断创新,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更需要用新鲜的、有趣的、亲和的、丰富的形式和内容,吸引青少年不断走近、认同、使用、探究。
在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秘书长常征看来,科普内容应紧跟时代步伐,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青少年作为祖国的未来,是健康中国建设的关键人群,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桥梁。基金会始终高度重视与青少年相关的健康促进和文化教育工作,希望通过“中医药文化进校园”项目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培养预备人才,使中医药成为群众促进健康的文化自觉。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智慧的结晶,承载着深厚的哲学思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让更多青少年了解并传承中医药文化,自2020年起,“中国校园健康行动——致爱中华·传艺少年公益”项目组发起中医药文化传承科普助学项目,促进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到北京青少年的学习生活中,培养青少年对中医药文化的了解、认同并心生自豪。
2022年,项目组与北京市第十四中学合作,启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创新课程实践项目,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通过“以经典引路,创学科融合”的课程设计,帮助学生了解中医药基础知识,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两年多的实践证明,这一项目在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增强文化自信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次校园中医药文化节得到北京市归国华侨联合会、北京中医协会、致公党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支部的大力支持,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在校园里集中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为师生提供丰富的中医药文化体验。
作为“中医药文化进校园”项目的重要延续,本次文化节集结了来自政府及中医药领域的顶尖资源,包括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的专家讲座、历史悠久的老字号北京同仁堂的各项非遗体验。为助力校园阅读文化建设,值北京市第十四中学120周年校庆之际,致公党北京市委联合北京市侨联共同向学校捐赠优秀传统文化书籍120册。
“希望同学们在此次文化节中能够有所学习、有所感悟,把中医药文化的智慧转化为健康生活的理念,同时成为未来传播和创新中华文化的生力军。”北京市第十四中学党委书记韩伟民在活动总结中提到,“中国校园健康行动——致爱中华·传艺少年 中医药文化进校园”项目组为学校带来优质资源,学校一定将其充分用好,使其成为校园人文、科学素养教育的组成部分,成为健康校园建设的亮点和特色。
传承创新中医药文化并非易事,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活动主办方表示,打造生动有趣的中医药科普,不仅能够增强公众对中医药文化的了解和认同,还能推动这一传统医学的传承与创新。面对这一任重道远的任务,“中国校园健康行动——致爱中华·传艺少年 中医药文化进校园”项目组会继续积极探索,勇于实践,让中医药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编辑:马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