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统战时讯 民族宗教 非公经济 中央社院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 党外知识分子 涉疆涉藏

首页>统一战线>涉疆涉藏

“五扶临门”援建新疆

2024年11月29日 07:46  |  作者:吴伟梁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陕西省榆林市自觉把援疆工作放到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强国建设的大局中审视考量,按照“平等互利、优势互补、密切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在思想、产业、教育、医疗和生活五个方面给予重点帮扶,通过“五扶临门”绘就新疆人民安居乐业、民族团结进步、社会稳定发展的壮美蓝图作出贡献。

思想帮扶聚同心。开展政策理论辅导,引导新疆各族群众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历史必然,不断增进“五个认同”。观摩红色基地,亲身感受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浴血奋战、砥砺前行的光辉历程,把握各民族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发展历程。举办国家通用语言专题培训,学习领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以语言相通促进心灵相通、情感相融。通过深入的理论剖析、生动鲜活的事实事例,让大家深刻感受到中华民族是血脉相融、文化相通、经济相依、情感相亲的共同体,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的家庭成员,新疆各民族文化扎根于中华文明沃土。

产业帮扶共同富。榆林市统一战线充分发挥在疆商会平台作用,促成市工商联与新疆乌鲁木齐工商联友好合作,市青年联合会与新疆青年企业家协会结对联盟,子洲县与克拉玛依市乌尔禾区缔结友好城市,榆林经济技术开发区与新疆五家渠经济技术开发区深度合作,推进煤化工、石油化工、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带动新疆各族群众走上共同富裕之路。一是做强煤化工产业。作为国家级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的榆林市,依托储量丰富的煤炭资源和雄厚的科研实力,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上加强与新疆准东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合作,推动煤炭产业链价值链向高端延伸,为加快建设新疆高质量煤炭煤电煤化工产业集群,实现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贡献智慧和力量。二是做精羊绒毛产业。锚定新疆全国最大的优质棉花产区,延长补齐盘大加固产业链,推动羊绒毛产业向精细化方向发展。今年9月在新疆举办榆林羊绒毛产业推介会,榆林羊老大、赶牲灵、鼎宏羊绒和七只羊4家企业分别与新疆棉纺企业签订服装和原绒采购协议,开启榆林与新疆乃至中亚地区深度合作、共建“一带一路”新篇章。三是做优特色农业产业。凭借红枣、小杂粮、中药材等地方特色资源,推进陕煤榆林合力公司与新疆沙漠枣业、西部机场集团建立三方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带动新疆策勒县红枣标准化种植、收购、加工和枣文化宣传。新疆乌鲁木齐第二届中国食品文化交流博览会上,以红枣为主的16家企业46种“榆林好产品”让边疆人民赞不绝口。

教育帮扶育良才。坚持把教育援疆作为“基础工程”“未来工程”,榆林市从三方面给予重点帮扶:一是文化润教。赴新疆乌鲁木齐开展“铸牢”教育暨“石榴籽一家亲”活动,同上一堂课、同唱一首歌、同读一本书、同写一封信、同举一面旗,推动榆疆两地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榆林高新第二幼儿园“一带一路”游新疆晨会活动,把看、听、学、演、玩有机结合,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少儿心灵深处。横山腰鼓《鼓舞声声迎盛世》在首届中国新疆民间艺术节精彩亮相,陕北民间艺术独特的魅力赢得边疆人民垂青。二是捐资助教。今年10月榆林市青年联合会年轻一代民营经济人士“助力南疆行”走进阿克苏地区,联手新疆青年企业家协会向乌什县依麻木镇亚贝希(5)村小学捐赠现金2万元,走访慰问、文艺表演、结对认亲有情有义,该校阿力木·玉苏普校长表达了浓浓的感激之情。神木市煤炭交易中心还为结对帮扶的乌鲁木齐2所学校捐建“希望小屋”,配备价值30万元的校园基础设施和学习活动用品,为改善学校办公和教学环境奉献了爱心。三是普法治教。从榆林检察院走出去的青年检察官罗海蓉,在喀什地区莎车县和位于世界屋脊的塔县开展“法治进校园”巡讲活动,向5000多名中小学生普及法律知识,并运用法律手段整治学校不良风气。一轮轮高质量的法律援助、一堂堂精彩的以案释法课、一场场接地气的学法研讨,让边疆教育生态焕发勃勃生机。

医疗帮扶保健康。针对新疆各族群众“就医难”问题,榆林市充分发挥医疗、技术、人才和资金优势,打破医疗资源时空壁垒,开展多元合作帮扶,让新疆各族群众充分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服务。一是“全线”布局。立足陕北、辐射西北、面向全国,榆林市政府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合作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规划建成辐射西北五省一流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为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和新疆,以及山西、内蒙古各族群众生命安全提供保障。积极参加西北五省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领域战略合作,依托榆林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加大医疗援疆力度,聚焦信息共享、区域检验结果互认、短缺药品保障协同、学术人才交流等内容,创新探索跨区域中医药产业链新模式。二是“火线”抗疫。疫情期间,榆林市12名医护专家进驻乌鲁木齐3所医疗机构开展救援工作,以仁心、仁术为新疆各族群众生命健康保驾护航,抗疫医疗队扎实的专业技能和无私的奉献得到当地群众高度赞扬。榆林市星元医院派出3名勇士逆风而行,用实际行动书写了一曲“星”得有你、疆土无恙“星”“疆”同心的抗疫之歌。三是“底线”保障。为使千家万户吃上物美价廉的“放心盐”,筑牢食品安全底线,中盐榆林与中盐新疆还就制盐生产工艺、装备改造升级、物流智能管控以及智能仓储改造等项目建立友好合作,以绿色低碳满足边疆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生活帮扶解民忧。为帮助生活在榆林的新疆籍群众干事创业营造良好环境,市委统战部与新疆和田、喀什地区签订《在陕新疆民族群众服务管理联动协议》,搭建新疆籍人员流入地和流出地政府部门沟通联系桥梁,并成立新疆籍人员榆林市党支部,建立联席会议机制,构建市级服务管理中心、县级服务管理工作站、街道社区服务管理窗口三级网络体系,做到民族宗教节日、传统节日、生病住院、考上大学、朝觐出发前“五必看”,生活难、上学难、就业难、创业难、办事难“五必帮”,真正使新疆籍民族群众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快。18岁从新疆伊犁霍城县来到榆林市创业的阿不都许库·吾买江,从餐厅服务员干到有自己的烤肉摊打馕铺,最后拥有四家连锁餐厅,如今45岁的他激动地说:“这里服务环境好,我要本本分分做生意,带领更多的新疆人一起赚钱,为建设大美榆林增光添彩。”

(作者吴伟梁系陕西省榆林市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

编辑: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