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协商议政>协商建言
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 全国政协委员张旭:支持国家高新区打造成为新质生产力引领区
国家高新区正在成为我国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策源地和承载区。面向新形势新要求,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战略引擎。建议——
一、 出台支持国家高新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政策文件,更好发挥国家高新区的支撑引领作用。
二、 支持国家高新区布局更多新质生产力平台,加快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和标志性重大战略产品。
三、 支持国家高新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新增长引擎,加速培育孵化未来产业。
四、 支持国家高新区深化新一轮体制机制改革,为国家层面的全面深化改革探索新的路径。
五、 支持国家高新区培育一流创新人才,打造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匹配的新型劳动者队伍。
■ 全国政协委员方洁:数字化绿色化协同打造新质生产力
推动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简称“双化协同”),对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意义重大。当前我国双化协同过程仍面临一些难点卡点。建议——
一、 探索双化协同发展路径,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指明方向。逐步推动双化协同向全行业覆盖、向欠发达地区延伸。
二、 加强双化协同科技创新,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动能。以新型举国体制推动重大科技项目攻关,引导数字技术和绿色技术融合发展。
三、 推动数字化赋能产业绿色转型,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载体,构建数字化绿色管理体系和数字化绿色产业链、供应链。
四、 推进数字产业绿色低碳发展,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消除隐忧。
■ 全国政协委员吴沛新:优化政策生态 加快提升生物制造潜力
生物制造正迅速崛起,成为未来产业的新赛道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引擎。目前,我国生物制造领域与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要求相比,仍存在一些短板和弱项。建议——
一是探索产业发展新模式。建议设立专门的生物制造产业基金,为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是引导产业集群发展,建议设立生物制造新产品新技术先行示范区、发挥产业集群效应,推动跨界融合发展。
三是加强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建议加大研发投入,提高科技资源供给,突破底层关键技术。
四是优化政策生态,建立创新产品安全性评价与审批制度,加快促进成果转化应用,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营造有利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生态。
编辑:鲁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