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委员讲坛 名家访谈 医学前沿 食话食说 岐黄园地 科普养生 健康产业 粉碎谣言

首页>健康>资讯

第九届北京国际医药健康创新交流会暨京津冀医药产业协同展示活动在京举办

2024年12月02日 14:54  |  作者:徐艳红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12月2日电(记者 徐艳红)11月29日,由北京医药行业协会、中关村科技园区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关村昌科生命健康产业联盟共同主办,中国行为法学会医疗健康法治研究专业委员会、《人民法治》杂志社、天津医药行业协会、河北医药行业协会、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北京市协同发展服务促进会协办,以“聚焦新质生产力 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第九届北京国际医药健康创新交流会暨京津冀医药产业协同活动在北京市大兴区营商中心举办。

1

北京医药行业协会会长梅群致辞时表示,本次活动旨在搭建一个开放共享、互学共鉴的平台,这不仅是对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积极响应,更是推动区域医药产业深度融合、协同发展的重要举措,希望活动能促进京津冀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发展。

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市委市政府京津冀协同办副主任、京津冀联合办副主任周浩表示,今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周年,三地形成了“六链五群”产业协同发展新共识,生物医药既是“六链”之一,也是“五群”之一。下一步三地医药企业、行业组织、科研院所要强化协同创新,加速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深化对接合作,促进产业链群规模化、集聚化发展,共建示范园区,优化提升产业发展业态,推动京津冀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做大做强,加速向世界级集群迈进。

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总工程师郝兰会从生物医药产业规模雄厚、重点企业实力强劲、行业门类齐全、产业集群特色鲜明、创新平台持续增长5个方面介绍了河北省医药产业发展特点。他表示,下一步要持续推动政策落实、打造产业集群、增强创新能力、加强服务水平、加强交流合作和资源对接,共同推动生物医药区域融合发展迈上新台阶。

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总经理贾晖表示,希望通过本次活动共同探索医药产业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加强产学研用合作交流,促进医药与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多领域深度融合,加快国际化战略步伐,提升我国医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姜军成表示,医药健康产业是引领新一代科技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前沿领域,是将现代生物技术与各种形式的新药研发、生产、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相结合形成的重要产业。本次会议将进一步激发京津冀医药健康产业协同创新发展的活力,让更多科技创新转化为新质生产力,推动京津冀医药健康产业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水平发展。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北京市卫健委药械处处长刘清华表示,生物医药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北京拥有独特的研究资源、教育资源和卫生资源,希望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促进创新产品的研发与应用,共同推动京津冀医药健康产业创新发展。

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邸淑兵表示,同仁堂集团始终坚持中医药事业和产业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下一步愿深化交流合作,共同推动京津冀医药健康产业取得更高水平发展。

在主旨发言环节,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六检察厅原厅长、一级高级检察官冯小光表示,作为事关人民健康福祉的重要民生领域之一,医疗机构、医药企业要用良法善治为全面深化医药领域改革保驾护航,他从医药企业适用的法律法规、医药企业防范商业贿赂风险、医药行业反垄断、医药产品知识产权保护4个方面谈了这一问题。

云南省投资促进局副局长王青梅介绍了云南省发展中药材产业的重要战略定位和重点合作机遇,她认为,云南省在中药材资源端具有品种多、品质好、品类大的特点,在市场端拥有沿边跨境优势,在创新端具有雄厚的科研基础,希望在中药材种植、加工、进出口贸易、加工和仓储物流、产品产地化、品牌化、特色化、数字化、国际化等方面与各界加强合作。

中关村产业研究院医药健康部部长吕紫薇、北京杏林康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李翠娥分别以 “多维视角下 北京生物药产业发展趋势及诉求研究”和“药学服务助力院外巿场破局”为题,既分析了当前生物药产业和药店行业面临的困境,也阐述了未来发展的思路和方向。

2

本次活动特设了京津冀生命健康产业交流分场,该分场集中展示京津冀三地医药产业的发展成就、产业链与生态链建设成果以及协同创新的最新进展。

同时,会议围绕“协作+赋能 共筑医药健康产业新高地”“数字化在医药产业发展中的实践分享”“中医药创新发展 助力健康中国建设”“构建医药产业发展基石——产学研”4个主题,设置了“京津冀集群协同建设”“医药产业数字化建设”“中医药产业发展”“产学研一体化”4场平行分论坛,为参会者提供权威的政策导向和行业洞察。

据悉,京津冀生命健康集群作为国内唯一跨省(市)联合建设的先进制造集群,在三地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已初步形成覆盖生物药、化药、中药、医疗器械全产业板块,技术研发-临床试验-检测审批-生产加工-销售流通全流程的产业集群。2023年集群医药工业总产值达3900亿元,集聚相关企业超6000家,其中规上企业超千家,包括众多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医药龙头企业,近3年获批创新药24个、创新医疗器械38个,创新实力全国领先。

编辑:马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