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资讯 法治时评 法治人物 法律速递 盈科说法 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

首页>法治>法治人物

“全国模范检察官”潘非琼:用一生铸忠诚

2024年12月03日 17:17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12月3日电(记者 高志民)冬日,寒意渐浓,一个检察官的故事却如阳光和正义,让每个知道故事的人心间涌荡着暖流。他,就是潘非琼,曾任辽宁省抚顺市清原满族自治县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2022年12月17日,潘非琼因患白血病医治无效去世,终年49岁。日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最高人民检察院日前追授潘非琼“全国模范检察官”称号。

在辽宁检察系统,谁都知道潘非琼是公诉战线的一面“旗帜”。正是由于他的业务能力强,一个个重担落在他身上。2010年,潘非琼被辽宁省人民检察院抽调办理“中国足协系列腐败案”。他带领办案组顶住压力,全面复核证据、询问证人。

在这起案件中,潘非琼的主攻对象是国家体育总局原足球运动管理中心的张某某,由于涉及行贿的俱乐部作案时间跨度长、取证地域分布广、查询证据难度大。潘非琼几度赴全国各地调取证人证言、书证物证等,还多次与张某某正面交锋,结合证据制定的讯问策略,最终攻破了张某某心理防线。在400多页、20多万字的审查报告和完整证据链条面前,嫌疑人放弃抵抗、认罪伏法。

在很多人眼中,潘非琼是公诉席上的一束光,他逻辑严谨、攻防有序,工作时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优秀公诉人的风采。1996年辽宁大学法律系毕业后,潘非琼考入抚顺市人民检察院,26年工作生涯中有19年从事公诉工作。“潘检在公诉岗位19年写的19本工作日记,是他全力奉献公诉事业最真实的写照,潘检在‘圈内’就是‘硬茬’。”抚顺市人民检察院第三检察部副主任潘娜说。

潘非琼人生最后的时光是在清原满族自治县度过的,他检察生涯中打赢的最后一场仗也是在这里。2022年9月,潘非琼被确诊为白血病。此后,他再也没能回到熟悉的检察院和钟爱一生的三尺公诉席。

潘非琼的案头,总放着一本党章和一本宪法,他的一生都在为党和人民燃烧。26年转战抚顺市人民检察院公诉部门、案件管理部门、第七检察部和清原满族自治县人民检察院4个,三次“跨界”任职、两次下派挂职。每次面对的都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他没有退缩抱怨,所到之处团队风貌总能焕然一新。

“我不仅是检察官,更是一名共产党员,这是我的责任和使命!”潘非琼曾说。

工作26年间,潘非琼办理各类案件1300余件,接待群众600余次,创造了“零过错、零瑕疵、零上访”的优秀业绩。2024年初,中共辽宁省委追授潘非琼同志“辽宁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站在公诉席上,潘非琼是一把利剑;走近人民群众,他又情理法兼容尽显检察官温度。2010年初,潘非琼出庭的一起庭审中,被害人家属情绪激动,突然拿东西砸向公诉席。差点被砸到的潘非琼没作停顿,继续发表公诉意见,一同出庭的抚顺市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副主任张博却替他觉得委屈。“这不是藐视法庭吗,我们凭什么受这种气?”

“案发时被告人为未成年人,被害人家属担心得不到公正判决以致行为过激可以理解,但我们必须依法出示侦查机关的补充证据,被告人和被害人的合法权益都要被依法保护,这不是受气。”时至今日,张博仍记得潘非琼说过的话。

在潘非琼心中,百姓的事始终是天大的事。“一年冬天,一位老人尾随下班的他到了家门口。我有些不安,啥情况能让当事人跟到家里来?老潘没跟我多做解释,而是让我做一碗热汤面,给老人去寒气。”他的妻子徐玫回忆说,吃过面后的两个多小时,卧室的她,隐隐听见潘非琼耐心和老人解释案情。

“老人走后,我问他,这个事情很快就捋清楚了,何苦要在家里说?”徐玫回忆说,“他对我说,这是一起刑事案件,对普通家庭来说是天大的事,以老人现在的心境,单一讲法律只会让他更难过,甚至产生误解,影响他对司法公正的信心。我希望从人性角度去理解和宽慰他,让他觉得法律是有温度的。”

编辑: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