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资讯
北京翰海2024秋季拍卖会启幕
人民政协网北京12月4日电(记者 付裕)日前,北京翰海2024秋季拍卖会将于12月3日-5日在北京国际饭店主楼拉开帷幕,其中12月3日-4日预展,12月5日正式举槌。本次秋拍精心筹备四大专场,推出近1500件艺术珍品,涵盖近现代书画、古代书画、古董珍玩等,从收藏级佳作到亲民的精致小品,佳作云集,异彩纷呈。
作为国内老牌拍卖企业之一,北京翰海拍卖始终秉持打造高层次、高品质的艺术品交易平台和搭建文化交流空间的初心,兼顾市场与文化属性,不仅为文化消费、艺术投资提供良好机遇,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推广及普及提供了丰富专业的交流场域。同时,为了方便广大藏友的参与,北京翰海第二阶段网络拍卖也将跟随秋拍同时上线。
其中,中国近现代书画一直是北京翰海拍卖的强项板块,多年来备受藏家青睐。作为市场交易的主力,近现代书画不仅流通资源丰富,而且拥有庞大的收藏群体,展现出强大的市场适应力与稳定的行情。此次秋拍,北京翰海精心策划了两个近现代书画专场,共呈现800余幅精品。沿袭近几年的征集策略,北京翰海本次秋拍突出品类繁多,层次鲜明,阵容强大,汇集了齐白石、傅抱石、徐悲鸿、吴昌硕、于非闇、王雪涛等近现代画坛巨匠的力作。这些作品题材广泛,来源明确,既有收藏级的佳作,也不乏价格亲民的精致小品,为藏家提供了多重选择。
其中,齐白石《长年长年》,取自于鲶鱼的谐音“年年有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鱼因其与“余”谐音,常被用来象征富饶,而“长年”则寓意着长寿,清唐甄《潜书·厚本》:“岂惟无疾,亦且长年。”齐白石选择鲶鱼作为绘画对象,正是看中了它在民间文化中的这一吉祥寓意。这幅画,以其简洁而生动的笔触,展现了一只鲶鱼在水中自由游弋的姿态。鲶鱼的脑袋硕大,鱼身墨色极淡,鱼体狭长,呈一种S形的摆动。鲶鱼的身体线条流畅而富有弹性,尾巴的摆动似乎带起了水波,给人以强烈的动感。
郑孝胥隶书《王纯碑》为文物公司旧藏。郑孝胥临写的《王纯碑》是其书法艺术的典型代表。这件作品书写在郑氏自用的“夜起庵”笺纸上。《王纯碑》自元明以来,著录无闻,直到清初朱彝尊在孙承泽家见一宋拓本,并为之作跋,载于《曝书亭集》中。同治戊辰,杨守敬在江西九江得到一双钩本,即从宋拓本中钩摹者,并将其刊于《望堂金石文字》中。
张謇草书临《淳化阁帖》亦为文物公司旧藏。《淳化阁帖》作为中国最早的一部汇集各家书法墨迹的法帖,其在书法史上的地位不言而喻。它不仅是书法艺术的集大成者,更是后世书法家学习和借鉴的重要资源。临习淳化阁帖,对于书法家来说,是一种对传统书法艺术的继承和发扬。通过临摹,书法家能够深入理解古代书法家的笔法、结构和章法,从而在继承中创新,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张謇临帖的行为本身就是对这一传统的尊重和继承,同时也是对个人书法技艺的一种磨砺和提升。
张謇的临作,既忠实于原帖的精神,又有自己的创新和发挥,这种临习方式,为后世书法家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通过张謇的临作,我们可以看到,临习不仅是对经典的复制,更是对经典的再创造,是书法家个人艺术修养和创造力的体现。
同时,本季秋拍的中国古董珍玩板块同样大放异彩,汇聚了超过300件明清御瓷、玉器、文房杂项等精品,为藏友们呈现了一场视觉与文化的盛宴。其中,瓷器部分尤为引人注目,一对清雍正时期的粉彩折枝花卉纹茶圆成为焦点。雍正帝以其卓越的文化修养与审美情趣,在位时推动了御瓷艺术的繁荣发展,创造出了款式丰富多变、工艺细腻完美的珍品。这些御瓷以造型规范、纹饰精致、风格典雅而著称,部分作品的艺术成就甚至超越了康熙、乾隆时期的瓷器。本次秋拍释出的这对茶圆,正是雍正时期制瓷工艺巅峰之作的生动诠释。此外,还有清乾隆时期的仿官釉三孔葫芦瓶、粉彩百鹿尊、黄釉蒜头瓶等清代御窑精品,同样值得细细品味。
玉器部分同样精彩纷呈,明清时期的珍品汇聚一堂,其中明代的白玉山水人物诗文珮与白玉五毒龙纹带饰尤为珍贵,实为难得一见的佳器。
其中,明白玉山水人物诗文珮以优质和田白玉为材,洁白无瑕,莹润光滑,光气纯熟。牌体呈长方形,牌首雕琢夔凤纹,中部开孔,以供穿系。牌身正面浅浮雕一高士小船泛舟之场景,日暮降临、江面辽阔,高士身着长袍,独坐船头,衣纹线条流畅,一副舒适颐然姿态。背面琢刻“杨柳晚风和,西湖带微波,具从何处得,远渚久阳多”,落款“白仁”。此牌诗文并茂,构图和谐,雕工卓越,选材优良,风格雅致清趣,文气十足,适合佩戴把玩。
明白玉五毒龙纹带饰(四件一组)为此四枚带板,工料统一,为一套带饰中的四件,单件体量硕大厚重,多层透雕盘龙纹,龙纹周围分饰蝎子,毒蛇,蜈蚣,壁虎,蟾蜍纹饰,地板为窗格底纹,典型明代风格。为道教镇五毒题材,带饰中的五毒题材本就是十分难得,此四件桃心纹五毒带饰更是凤毛麟角。
清乾隆仿官釉三孔葫芦瓶为三联葫芦形,直口微敛,短直颈,腰部线条流畅优美,上半柔美,下半丰满,下承随形矮圈足。胎骨坚实致密,通体施仿官釉,釉质肥腴纯厚,釉面润泽,发色素雅,冰片裂纹,内蕴光华。外底心以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三连葫芦瓶有仿官、仿哥及仿汝等器。乾隆帝好古,尤喜宋瓷之雅,曾专命景德镇御窑厂以其为范本,制作各种仿宋瓷釉色品种,并有所创新,可谓集仿古创新于一体。
编辑: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