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热点背后 政协历史 奇闻轶事 军事历史 口述历史

首页>春秋>奇闻轶事

朱东润从政80天

2024年12月04日 11:19  |  作者:夏明亮  |  来源:人民政协网-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朱东润是中国现代传记文学的拓荒者,中国文学批评史学科的奠基者之一。他从教长达70余年,其间却穿插了80天的短暂从政生涯。

1927年6月,正当而立之年、在南通师范学校任教的朱东润,接到国民党元老吴稚晖的邀约函,说国民党南京政府正在组建阶段,推荐他担任南京中央政治会议秘书一职。十几年前,朱东润跟吴稚晖办过《公论报》和《中华新报》,做过吴稚晖的助手,因而吴稚晖对他的才能和为人比较了解。

朱东润应召来到南京,不巧的是,恰遇吴稚晖出差到徐州去了,临时安排一个青年人来陪朱东润。当天,那个青年请他到馆子里吃便饭。席上只有两人,说是便饭,却点了“四大四小”8个菜肴,“一桌不菲的席面”让过惯了清贫生活的朱东润十分惊讶。

在饭后随意聊天时,他们谈到在南京官员们经常看戏。对此,《朱东润自传》里写道:“最后说到他准备给一位女演员赋两首律诗,问我能不能唱和一下。也许我这个人有些大惊小怪,在革命中心,听到作诗去捧女演员,这还不稀奇吗?稀奇的事还多呢,不久以后,有人指给我看在那座接待室里,蒋介石招待过电影女明星;又有人给我说狄秘书和秦淮河歌妓小金凤怎样要好。革命就是这样的革法,我这个中学教师真是开了一番眼界。”

朱东润原以为到南京是为国家效力的,哪里料到南京是这样一番浮华的景象:“这一年7月间,南京城里真是熙熙攘攘,过着太平的岁月……阴沟一样的秦淮河,在散文家朱自清的笔下是‘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一般的女士们,头发已剪短了,脂粉还是不能没有的。尤其在政府机关,有了这样的女同事,那时粉香四溢,格里啰唆的字句变得清真雅正,东倒西歪的书法也变得笔飞墨舞了。”

朱东润很不适应这样的“太平的岁月”,周围那“一批没有脊骨的政治贩子”,更使他感到自己难以融入其中。因此,他把刚刚领到不久的国民党党证,“扔在转角楼对面的屋脊上,由它风吹雨打,作为我这八十日生活的见证”。

朱东润在南京只待了80天,便回到学校,决意一心只做学问,终身从事教育事业。(夏明亮)

编辑:廖昕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