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热点聚焦 海峡观察 台海人物 台商台企 在大陆 两岸交流

首页>两岸>热点聚焦

民进党恼羞成怒不只因宋思瑶,更怕“马龙效应”

2024年12月11日 10:50  |  作者:高杨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应马英九文教基金会邀请,11月27日至12月5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北京体育大学7所大陆高校的40名师生赴台访问。在台期间,他们与台湾大学、台湾清华大学等岛内六所大学师生交流,赴日月潭、台北故宫博物院、淡水老街等地参访,行程遍布台北、台中、新北和新竹等县市。

值得一提的是,奥运金牌得主马龙和杨倩作为此次大陆师生团中的“流量担当”,所到之处都是前来追星的台湾粉丝,两岸师生交流更加活络。

5日中午在桃园机场,很多粉丝自发前来送行,当马龙、杨倩以及被众多台媒称为“神仙妹妹”的清华大学彭弋航等参访团成员现身时,他们纷纷高喊“欢迎再来台湾!”

大陆师生一行也是“满载而归”,拎着大包小包办理值机手续,这里的东西有不少是台湾朋友和粉丝送的,装满了来自宝岛的关爱。

然而,与此同时,台湾陆委会主委邱垂正在台立法机构接受备询时却声称,将对邀请大陆高校师生访问团的马英九基金会进行“行政调查”,并可能会要求马英九基金会一段时间内不得再邀请相关团体抵台交流,禁止期限从6个月至5年都有可能。邱垂正给出的理由居然是“大陆高校师生访问团成员、复旦大学女生宋思瑶在接受媒体访问时使用‘中国台北队’这一不妥当的发言”。邱垂正的言论让岛内舆论哗然——陆生的一句“中国台北队”就让民进党恼羞成怒到要暂停两岸高校师生交流,邱垂正的这一理由站得住脚吗?在笔者看来,邱垂正的言论当然站不住脚。

首先,作为曾长期担任金门大学两岸事务中心主任和教授的邱垂正,有过多次往返台湾与大陆参加各种学术或其他两岸交流活动的经历。他也深知两岸虽然尚未完全统一,但根据两岸的法律,都承认台湾与大陆同属一个中国。因此,邱垂正在过去数年中,每次来大陆都以台湾地区和中国大陆来称呼彼此。对于大陆方面称呼台湾为中国台湾或台湾省,邱垂正也从没认为有什么不妥当之处。如今,做了民进党的官员的邱垂正,却出现今日“邱主委”否定昨日的“邱教授”,实在有点时空错乱,这样的做法如何站得住脚?

其次,作为民进党官僚体系里少有的“大陆通”,邱垂正非常清楚,1949年以来,在大陆成长和生活的人,从小就有“台湾是中国一个省”的认知,而这样的认知不仅在大陆,在过去几十年里,这也同样是台湾社会的主流认知。直到今天,台湾当局官方文书里依旧称呼大陆为中国大陆,甚至很多台湾小汽车的牌照上还有台湾省字样。这既是历史也是现实。而且邱垂正本人在过去数年里也一直把台湾作为中国一个省来认知。如今把和自己有同样认知的宋思瑶的说法说成是不妥,是赤裸裸的“双标”,其说法当然站不住脚。

再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既是两岸1992年达成的“九二共识”的核心意涵,也是台湾所谓“宪法”对两岸关系的定位。如果没有当时台湾当局对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认知,1991年的台湾当局就不会设立陆委会来专门处理两岸事务,当然也就不存在邱垂正今天的这个所谓的“主委”。

邱垂正和民进党对宋思瑶言论无限上纲上线,继而要干扰、阻碍两岸高校师生交流,不仅涉嫌违反台湾现行“宪法”,更是在否定自己官衔和任职机构存在的“合法性”,这对于这位极力与过去的自己做切割,极力巴结民进党并一味想做官的邱垂正而言,也同样站不住脚。

其实,邱垂正和民进党上上下下,攻击宋思瑶只是“障眼法”,和宋思瑶让民进党恼羞成怒相比,他们更怕的是“马龙效应”。

因为马龙的访台,已经让民进党多年来污蔑、抹黑大陆手法现形、破功。

在台湾,马龙的到来几乎成了全民热议的话题,虽然马龙的到访本质上是一次体育文化交流,但却在台湾社会引发了不同的反应。台湾社会,尤其是民进党当局,对这种偶像魅力的传播感到了莫大的压力。因为马龙的影响力不仅仅局限于体育领域,他的粉丝群体也远远超出了乒乓球爱好者的圈子。包括了台湾全岛偶像、被民进党热捧做了101董事长的贾永婕和岛内最“台独”的媒体之一三立电视台的多名记者在内的太多人都在马龙到访时争相与其合影……在民进党眼里,显然马龙已经让岛内包括民进党支持者在内的很多人被“统战”了。

最有力的证明是,后来民进党出来放话说,大陆派出包括马龙、杨倩等奥运冠军的访问团,“太有实力了肯定是别有目的,是统战”,让台湾人感到中国大陆年轻人好厉害,从而消磨台湾“对敌人的警觉心”。针对台湾民众热情大喊“马龙好帅”“马龙好可爱!”,“极独”分子沈伯洋更是气急败坏,“觉得马龙可爱,就代表对岸统战成功了”……

我们必须指出的是,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尽管海峡两岸尚未完全统一,但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中国台北队”的用语没有任何问题。民进党当局大张旗鼓借机恐吓开展两岸交流的有关机构,企图制造“绿色恐怖”,充分暴露其坚持“台独”立场、煽动两岸对立对抗的本性。他们这样恶意阻挠两岸交流合作,究竟是在害怕什么?两岸民众都看得很清楚,他们在害怕两岸同胞走近走亲、结交情谊,害怕台湾民众了解大陆的真实情况和大陆同胞的真诚友善,害怕其精心编造的谎言被戳穿,害怕其“抗中牌”失灵。

两岸关系发展根基在民间、动力在人民,交流合作成果惠及两岸同胞,只要是有利于增进同胞亲情福祉、有利于深化彼此理解认同的事,我们都会用心用情用力去做,而且一定会做好。正告民进党当局,要和平、要发展、要交流、要合作是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望,是台湾社会的主流民意,任何阻挠破坏两岸交流合作的图谋终将失败。(高杨)

编辑:薛海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