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态>资讯
三峡工程开工建设30周年
三峡电站累计发电量超1.7万亿千瓦时人民政协网12月16日电(记者 王菡娟)记者从水利部获悉,12月14日,三峡工程迎来开工建设30周年。三峡工程投入运行以来,发挥着“大国重器”的巨大综合效益。三峡电站累计发电量超1.7万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5.5亿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4.9亿吨,多年平均发电量约占全国水电产量的10%。水利部会同有关部门、省(区、市)持续推动三峡后续工作,助力库区人民安稳致富,促进库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三峡工程在长江防洪体系中发挥了关键性骨干作用。20年来三峡工程累计拦洪运用近70次,拦洪总量超过2100亿立方米,避免了数百万军民上大堤“严防死守”,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提供了和谐稳定的安澜环境。三峡电站成为我国重要的大型清洁能源生产基地。三峡工程推动长江干线形成现代“黄金水道”。三峡工程显著改善了长江通航条件,累计过闸货运量超21亿吨,年均经济效益344亿元,极大促进了西南腹地与沿海地区的物资交流。三峡水库作为国家重要淡水战略储备库功能日趋凸显。三峡水库累计为长江中下游调节补水2732天,补水总量超3600亿立方米,保障长江中下游人饮和灌溉用水安全。
三峡移民安稳致富成效明显,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提速。库区产业扶持成效明显,经济实现快速增长。扶持生态农业园46.8万亩,培育形成秭归脐橙、涪陵榨菜等一批特色农业品牌;建设生态工业园区21个,扶持一批重点景区建设;库
库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不断稳固。数据显示,新增污水日处理规模158万吨,库区干流水质稳定在Ⅱ类,支流富营养化得到初步控制;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优良,供水水质安全得到保障。生态屏障功能逐步显现。重点片区林草覆盖面积增加447万亩,森林覆盖率超过50%,保土保水能力进一步增强;实施岸线环境综合整治687公里,消落区生态功能不断改善。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实效。人工增殖放流各种鱼类共6亿尾,水生生物群落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地质灾害综合防治有效
编辑:李律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