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热烈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要闻
“一国两制”澳门华章
12月20日,澳门即将迎来回归祖国25周年纪念日。25岁的澳门特区,从回归前的经济连续多年负增长,如今已发展成为世界瞩目的幸福之城——1999年至2023年,澳门人均GDP由1.5万美元增至6.9万美元;澳门初级卫生保健体系被世界卫生组织评为“太平洋地区典范”;澳门全面实施15年免费教育,教育福利在亚洲遥遥领先……一组组亮丽的数据,正是具有澳门特色的“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最佳诠释。
就像回归祖国之初,澳门著名爱国人士马万祺先生所言:“‘一国两制’方针如同澳门四季常青的绿树,充满着生机和活力。”澳门回归祖国25年来,各领域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告诉人们: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是“一国两制”实践的应有之义,也是澳门得以快速发展的最大底气所在。
“澳门基本法是‘一国两制’的坚定基石,澳门基本法始终离不开宪法,是在宪法授权下的母法和子法的关系。”全国政协常委、澳门特别行政区立法会副主席崔世昌如是说。
“澳门实践‘爱国者治澳’、高度自治的过程中,澳门基本法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当年参与澳门基本法起草咨询工作的崔世昌感慨道,在澳门基本法起草过程中,基本法咨询委员会与起草委员会广泛征询澳门居民意见建议,具有广泛的民意基础。“只有真正做到‘爱国者治澳’,确保澳门特区的自治权牢牢掌握在爱国者手中,才能切实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并保持澳门的长期繁荣稳定。”
“‘一国两制’在澳门能够行稳致远的重要原因,是社会各界高度认同‘一国两制’,爱国爱澳核心价值得到传承。”崔世昌表示,近年来,特区政府、社会团体和教育界三个层面形成合力,爱国爱澳传统不断得以弘扬。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大中小学升挂国旗全覆盖、爱国爱澳教材推广、组织青少年到内地参访交流等,澳门青少年的家国情怀、对国家的认同感得以进一步提升,确保了爱国爱澳优良传统薪火相传。
“澳门回归祖国25年来,在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历届和现届行政长官带领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澳门开创了良政善治的新局面。”全国政协常委、澳门归侨总会会长刘雅煌表示,澳门虽小但格局不小,半个多世纪前,一大批侨领在创立澳门侨总和发展会务的过程中,得到澳门爱国政商先贤的鼎力支持,令数万归侨得以扎根澳门,成为澳门发展的积极力量。“‘归侨总会’这个会名也别有深意,因为当时澳门仍属葡萄牙管治,中葡两国尚未建交,谈不上回归的事,但老一辈侨领早已认定澳门始终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澳门终有一天要回到祖国的怀抱。因此,坚持使用‘归侨’而不使用‘华侨’的称呼,确实卓有远见。”
刘雅煌说,澳门回归祖国前,归侨总会便与澳葡政府商讨优化归侨入境手续、积极参与欢迎解放军进驻澳门等各项活动事务;1999年澳门回归祖国后,归侨总会更是坚决拥护“一国两制”,支持澳门特区政府依法施政,积极参与特区建设各项社会事务,致力拓展海外联系,为澳门构建世界华商经贸合作平台牵线搭桥。
10月13日,澳门特别行政区第六任行政长官选举举行,岑浩辉高票当选。这是按照新修订的《行政长官选举法》举行的首场重要选举,“爱国者治澳”原则得到有效落实,具有开创性和标志性意义。选举的圆满成功,是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方针的又一次成功实践和生动体现,为澳门加快发展凝聚了共识、汇聚了力量。
作为一名法律工作者,全国政协委员、澳门立法会议员邱庭彪亲身感受到澳门在回归祖国的这25年中,在“一国两制”框架下实现的稳定和繁荣。“无论是在经济发展、文化交流还是社会和谐方面,澳门都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和活力。”邱庭彪表示,“回归以来,澳门的各界社团均积极推动着澳门与内地的合作交流,我也多次率团前往内地各省份城市参观走访,进行两地的法治建设及法律交流活动,组织澳门青年共同参与粤港澳大湾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等相关研究,共同推动法学教育和法治人才培养。”邱庭彪表示,要在深化“一国两制”新实践下推动法治融合,进一步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推动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和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使澳门能作为背靠祖国、面向世界及葡语国家的经贸平台,为推动“一国两制”行稳致远和澳门地区长期繁荣稳定作出积极贡献。
编辑: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