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要论 协商 统战 党派 委员讲堂 理论 人事 社会 法治 视频 文化

首页>专题>热烈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镜”中看澳门·委员访谈

全国政协常委何润生:推动青年群体主动为国家和澳门发展进步多做贡献

2024年12月20日 21:43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澳门回归祖国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标志着中国人民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道路上又迈出了重要一步。”全国政协常委、澳门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议员何润生表示。

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自此,澳门翻开了“一国两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历史新页。

1

“那一天,举国欢腾。我至今还收藏着当年报道澳门回归日升旗仪式的刊物。刊物上的照片记录了中国银行澳门分行职工站在当时全澳门最高的地标性大厦前,参加回归后第一次升旗仪式的场景。那天,我站在升旗仪式的队伍里,心情格外激动,内心既充满了作为中华民族一分子的自豪和骄傲,也对回到祖国母亲怀抱而感到喜悦和激动。”何润生说道。

2

“回归祖国为澳门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翻天覆地的质变。作为一名亲历者,我深切感受到澳门回归25年以来的巨大变化。”何润生介绍,回归前,澳门整体经济低迷、营商环境每况愈下、社会治安非常混乱,社会各界最期盼的就是早日回归祖国,为澳门带来一番新气象。

“可喜的是,25年来,澳门用事实向世界证明:‘一国两制’行得通、办得到、得人心。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历届澳门特区政府团结带领社会各界奋发革新、积极作为,澳门经济实现跨越发展、民生福祉持续改善、社会保持稳定和谐、区域融合步伐加快,各项事业取得全方位进步和历史性成就。”何润生说道。

“我个人的发展,乃至每位澳门居民的生活就业,其实都与‘一国两制’保障下的澳门发展息息相关。在我成长的年代,澳门就业选择和发展机会不多,没有让青年实现宏大理想的社会基础。”何润生感叹,澳门回归祖国后,有了“一国两制”在政治制度上的保障和中央惠澳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澳门与内地的经贸往来越发紧密,“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优势更加凸显,青年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机会越来越多,可以在更广阔的舞台上一展抱负。

3

何润生介绍,截至今年7月,落户横琴的澳企总数超过6365家,澳门居民就业人数突破5000人,跨境执业人数增至1306人。“越来越多的澳人澳企在这里找到了新的机遇和发展空间。”

“毋庸置疑,‘一国两制’是经得起实践反复检验的好制度。在新时代国家改革开放进程中,澳门具有特殊地位和独特优势,必然要以自身所长对接国家所需,共担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何润生表示,自《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以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等粤港澳重大合作平台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有序落实第一阶段建设发展的目标任务,尤其是在基础设施“硬联通”、规则标准“软联通”、人文交流“心联通”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擘画的蓝图正一步步变成现实。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澳门还要继续借助横琴等重大合作平台帮助更多澳人澳企落户大湾区发展,并以“四新”产业发展经验和跨境规则衔接实践推动“湾区标准”体系的普及应用,不断推进琴澳一体化、大湾区一体化建设,书写“一国两制”实践的新篇章。
“习近平主席指出,‘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只有让青年能更好地了解祖国和澳门特区,建立起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培养深厚的家国情怀和社会使命感,推动青年群体主动为国家和澳门发展进步多做贡献,才能继续推动澳门‘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何润生建议,要在不同层面持续加强青年的爱国主义教育,讲好“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生动故事,激发更多澳门青年的责任担当,夯实澳门长远繁荣稳定发展的根基。

“‘祖国好,澳门会更好’,这是澳门居民挂在嘴边、刻在心底的一句话。”时值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的历史时刻,何润生也为祖国、为澳门献上衷心的祝福:风雨兼程二十五载,感恩祖国坚强后盾。祝愿澳门能以更昂扬的姿态迈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奋力绘写“一国两制”实践新篇章。

策划:李木元 解艳华

记者:李楠

编辑:洪琳

审核:周佳佳

编辑:薛海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