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热烈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要闻
“打开发展新天地、不断创造新辉煌”——习近平主席视察澳门特别行政区纪实
新华社澳门12月20日电 题:“打开发展新天地、不断创造新辉煌”——
新华社记者朱基钗、杨依军、赵博、张研
“澳门是祖国的掌上明珠,我一直惦念着这里的发展和全体居民的福祉。”一番真情流露,让南海之滨绽放的盛世莲花,更加暖意融融。
12月18日至20日,中共中央
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的喜庆时刻,回顾具有澳门特色的“一国两制”成功实践丰硕成果,擘画澳门进一步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实现更好发展的宏伟蓝图,指引澳门乘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浩荡东风,打开新空间、实现新飞跃、创造新辉煌。
(一)非凡之历程——“具有澳门特色的‘一国两制’实践取得巨大成功”
1999—2024年,岁月划出一道耀眼的轨迹。
盛世华诞,莲城欢动。
“莲花宝地”的城市风景,充溢着节日的气息:耸入云端的澳门旅游塔,披上了红色的灯影;大三巴牌坊矗立,如织的人群在庆祝海报前流连……
阳光洒在金莲花广场。12月20日一早,澳门各界人士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来,静静等待。
清风徐徐,海波荡漾。
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冉冉升起。人们抬头凝视高高飘扬的旗帜,脸上洋溢着喜悦和自豪。
这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迈上新征程的时代,这是澳门与祖国内地共繁荣共奋进的时代。
澳门东亚运动会体育馆内,灯光璀璨,气氛热烈。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隆重举行。
上午10时许,
接着,
之后,岑浩辉监誓,澳门特别行政区行
在热烈的掌声中,
“澳门回归祖国25年来,在中央政府和祖国内地大力支持下,特别行政区政府团结带领社会各界接续奋斗,具有澳门特色的‘一国两制’实践取得巨大成功。澳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
25年前,漂泊无依的游子重回祖国母亲怀抱。在新千年前夕,澳门洗尽历史风尘,迈进新的纪元。
25年来,祖国始终把澳门作为掌上明珠,始终是澳门保持繁荣稳定的最坚强后盾,始终为澳门发展提供最大机遇。
正如
历史性成就,蕴藏着宝贵的经验启示。
“澳门回归祖国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向世人证明,‘一国两制’具有显著制度优势和强大生命力,是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的好制度,是服务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好制度,
站在继往开来的重要节点,
坚守“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维护高水平安全、推动高质量发展;发挥独特优势、强化内联外通;弘扬核心价值、促进包容和谐。
凝聚家国相依的深情,传递砥砺前进的力量。
“我坚信,只要全面准确、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方针,有特别行政区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有伟大祖国作坚强后盾,澳门一定能打开发展新天地、不断创造新辉煌,一定能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更大贡献。”
会场内,一次次响起热烈掌声,回应着
置身会场,聆听
他表示:“我将不负
3天时间,10多场密集活动,
澳门东亚运动会体育馆里,“澳门厅”“路环厅”“西湾厅”“会见厅”“牡丹厅”“宴会厅”……场景不断转换。一场场会见,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中,
从澳门国际机场迎接的少年儿童,到澳门科技大学校园里朝气蓬勃的莘莘学子,从其乐融融的欢迎晚宴,到精彩纷呈的文艺晚会……
面对可亲可爱的澳门同胞,
“澳门是镶嵌在南海之滨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伟大祖国的一方宝地。”“时隔5年,再次来到澳门这块美丽的土地,和大家共同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感到十分高兴。”言语之间,饱含深情。
宝地更辉煌,明珠更璀璨。
“澳门拥有‘一国两制’这一独特优势,已经打下坚实发展基础,乘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浩荡东风,完全有条件有能力飞得更高、走得更远、实现更好发展。”
这是澳门前行的历史方向,这是澳门奋进的历史机遇。
(二)青春之朝气——“让青春在建设强大祖国和美好澳门的广阔天地中绽放光彩”
青春之年的澳门特别行政区,灼灼生华。
“青年是澳门的希望和未来,是建设澳门、建设国家的有生力量。”在庆祝大会上,
“这两天,我接触了不少澳门青年朋友,他们有的成为特别行政区优秀管治人才,有的在创新创业道路上取得骄人业绩,有的在教学科研岗位上一展风采,有的在国际舞台上演绎人生。”
19日上午,
这是一所同澳门特别行政区同成长共发展的年轻大学,目前已经成为澳门在校学生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大学。
学校综合教学大楼里的展板上,展现澳门高等教育近年来学科优化布局的图表,吸引了
澳门特别行政区教育部门负责人介绍:“澳门高校围绕澳门‘1+4’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策略布局学科体系,近5年,学科从280多个增加到390多个。”
澳科卫星科学与应用数据中心的大屏幕上,“澳门科学一号”卫星数据正在动态显示。这是首颗内地与澳门合作研制的空间科学卫星,也是国际首颗低纬度地磁场与空间环境的科学探测卫星。
2023年5月21日,“澳科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参与卫星研制的澳门科技大学18名师生代表满怀激动心情,写信向
令他们惊喜的是,几天后就收到了
“你们好!来信收悉。从字里行间,我感受到了你们投身国家科技事业和航天强国建设的热情与担当。”
此次,
项目首席科学家张可可介绍了卫星实时运行情况、代表性科研成果和未来应用前景。
参与项目的科研人员围拢到
“都是年轻人啊!”
“都来自哪里?”
听闻团队里一名助理研究员是甘肃定西人,博士毕业后来到澳门,
“多不容易啊。甘肃定西,当年是我们国家最贫困的地区之一,‘苦瘠甲天下’。现在,那里同样可以培养出人才来。这说明了我们国家扶贫开发事业的成就,我们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青春之澳门,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未来。
“同学们正处在人生的黄金时期,不仅要有求学求知的热情,而且要有心系国家、心系特区的担当”,10年前,在澳门大学参加主题沙龙,
“我坚信,澳门年轻一代必定是有为的一代、值得骄傲的一代,将来一定会成为澳门乃至国家的栋梁”,5年前,在濠江中学附属英才学校,观摩了中国历史公开课,
知所从来,方明所往。
在澳门科技大学图书馆,
从16世纪末比利时人绘制的“亚马港城图”到19世纪中叶土生葡人创作的《澳门城图》,从气势恢宏的《澳门至香山城山水长卷》到清代澳门同知编撰的《澳门记略》插图……脚下这片土地的历史风貌次第铺展。
历史的长视距里,百年凝于一瞬。地图的纵横变迁,直观地浓缩沧海变为桑田、天堑变为通途的壮阔历程。
书桌上,摆放着一本清光绪年间出版的《盛世危言》。彼时,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启蒙思想家郑观应在澳门写下“富强救国”的思索探寻。
图书馆里,
澳门本地学生吴一怡是一名历史学博士生,她正在电脑上查询博士论文相关资料,选题聚焦清代澳门赵氏家族父子登科的故事。
吴一怡告诉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人才蔚起,国运方兴。
图书馆大厅,掌声、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面对热情洋溢的师生,
“看到澳门教育兴旺,大家朝气蓬勃、充满自信,我感到很高兴。澳门是非常重视高等教育的,这是一个战略意识。一个地方发展有没有后劲,关键在人才,要培养人才,就要抓教育。发展教育,要从底座抓起,幼教、普教、高教,一层一层地抓。”
“我们要得天下之英才而育之,鼓励内地和澳门学生之间双向交流,知识的交流,思想的交融。泱泱大中华啊,我们都是
菁菁校园,澎湃着希望和力量。
(三)广阔
历史有其时间,实践有其空间。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一国两制’实践也进入了新阶段。实现香港、澳门更好发展,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更大贡献,是新时代‘一国两制’实践的重要使命。”
立足宏阔的时空经纬,
在庆祝大会上,提出4点希望:着力推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着力提升特别行政区治理效能;着力打造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着力维护社会祥和稳定。
在欢迎晚宴上,提出3点期许:登高望远、海纳百川、锐意进取。
三句寄语,意涵深刻,四个“着力”,路径清晰,既指明认识论,也给出方法论。
横琴,无疑是濠江新
横琴与澳门血脉相连、水脉相通,最近处仅隔着187米,正担负起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使命,成为“一国两制”创新实践的活跃平台。
19日上午,
车窗外,海波不兴,镜海长虹,轮船往来,一派通江达海、面向世界的湾区气象。
横琴天沐琴台,将古琴抽象取形,对沧海、传“琴韵”。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琴澳两地的新景观正演奏出波澜壮阔的时代交响。
妈阁庙、金莲花雕塑、澳门旅游塔;横琴口岸、横琴文化艺术中心、天沐琴台……有历史的积淀,更有发展的动能。
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大潮中,琴澳并蒂之莲正精彩绽放。
“这是我时隔6年再一次到横琴,也是15年来第5次到横琴。”
仅有30多平方公里土地,澳门的发展曾受制于“小”。由于历史的原因,澳门经济结构长期“一业独大”。面对发展规律、时代变迁,无论从地理面积还是经济安全的角度,澳门都面临拓展发展空间的现实命题。
2009年1月,时任
2021年9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发布。今年3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正式封关运行。截至今年10月底,在合作区生活居住的澳门居民超过1.6万人,就业人数5000多人,更多澳门人在横琴乐业、安居。
澳门新街坊是横琴首个为澳门居民打造的综合民生工程。在项目展区前,
“过关没有什么
“通关非常方便。交通时间就是15-20分钟,就像在内地城市坐地铁一样。生活在这里也感到很习惯。”今年开始在横琴居住的澳门大学员工汪淇,向
“在澳门都是做什么职业的?横琴创业条件怎么样?”
“我是做中成药的执业医师。在横琴,能够把内地和澳门的优势结合起来,事业空间开阔多了。这里还有衔接澳门教育制度的学校,我很放心孩子在横琴成长。”致力于中医药发展的澳门创业青年黄滋才,激动地对
“这里也是新的桃花源啊。桃花源里可耕田。”
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横琴开发建设15周年,合作区成立3周年……从“琴澳同源”走向“琴澳一体化”,每一步都孕育新的希望。
2024年前三季度,横琴澳资产业增加值26.3亿元,比2021年同期增长318.6%。目前,横琴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38户,累计引进院士和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129人。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合作区开发建设承前启后的关键阶段,是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巩固提升的关键阶段。
“一定要牢记开发横琴的初心就是为了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
在20日上午的庆祝大会上,
传承有继的蓝图,生生不息的画卷。
“广州诸舶口,最是澳门雄”。展望未来,登高望远、海纳百川、锐意进取的澳门,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作为大湾区四大中心城市之一和区域发展核心引擎的澳门,正在拉开更大发展场域,打开新的发展空间。
随着中国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作为中西文化交流互鉴重要窗口的中国澳门,将更好扮演内联外通的桥梁角色,加快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积极投身高质量共建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维护安全和推动发展都要坚定不移。
20日下午,
壮美的画卷已经展开,澳门的前景无限光明。
2025年,将制定中央“十五五”规划建议,这将给澳门发展提供新的广阔机遇。
面对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规划、建设、管理、服务等各方面代表,
“有外国领导人对我说,中国有一大优势,你们总是制定各种规划,而且各种规划总是能实现。现在,大家对中国式现代化充满信心。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一定会有澳门更为精彩的篇章!”
编辑:朱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