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态>资讯
中国老科协自然资源分会矿业法治专家委员会在京成立
人民政协网北京12月23日电(记者 王菡娟) 12月20日,中国老科技工作者协会自然资源分会矿业法治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家委员会)在北京正式成立。该委员会的成立恰逢矿产资源法与能源法即将实施的关键时期,旨在汇聚各方智慧,通过跨界融合法学理论与实践,深入开展矿业法治基础研究并积极参与矿业立法工作,解决矿业企业、行业在国内发展以及“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瓶颈问题,为国家矿业法治建设持续提供专业建议,保障我国矿产能源安全,推动矿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2024年11月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新的矿产资源法(2025年7月1日实施)和能源法(2025年1月1日实施)。业内专家表示,此次两部法律的发布,将重构我国矿产能源法律制度。
专家委员会专家组组长曹旭升表示,在新矿产能源法律实施前后,与之配套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的起草、修改和完善工作至关重要。随着法律的实施,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将不断涌现,需要深入调查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案。作为自然资源部的智库型协会,委员会将凝聚有经验、有能力、有担当的矿业法治人才,共同参与矿产能源法律制度的重构以及系列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的相关工作。
据介绍,新成立的专家委员会承担着多元职能,涵盖理论研究、法治实践、法治培训、政策咨询以及国际合作等领域,成员阵容强大,由来自自然资源管理、公共管理、安全生产、法律等多领域的20位专家学者组成。
中国老科协自然资源分会会长关凤峻表示,专家委员会将充分发挥前台执业律师与后台老科技工作者的各自优势:前者身处一线,熟悉法律制度在实践中的具体表现;后者视野广阔,深谙法律制度背后的体制根源。两者结合,将构建起独具特色的专家咨询研究平台与智库,为我国矿业法治建设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智力支持。
会上,专家委员会围绕盘活
据曹旭升介绍,他们在调研发现,自然资源部当前登记在册的30514个采矿权中,正在正常开采的采矿权不足30%,目前我国至少有4万个采矿权处于
“如果将这些呆死矿中的50%即2万个采矿权盘活,不仅能实现找矿突破,更有利于化解纠纷,提供就业机会,保障我国矿业资源安全。”曹旭升说。
为此,与会专家建议出台盘活呆死矿化解地方债和企业债的新一轮矿产资源整合文件,在全国范围内盘活呆死矿;调动社会资本盘活呆死矿和资源整合,促成矿业权交易和股权交易;同时利用老科协和有关协会、学会的矿业专家优势,设立中国国际矿业仲裁委员会和矿业调解中心,化解呆死矿盘活和资源整合过程中形成的矿业商事纠纷,助力中国矿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和中国矿业走出去。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原副校长姜耀东;中国自然资源经济研究院法规所原所长鹿爱丽;最高法院环资庭原法官王季君;致公党中央法专委副主任胡德胜;天津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王小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自然资源法治研究中心主任孟磊;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法学系主任卜素;中国黄金集团资源公司总法律顾问刘凤新;中国乡村发展志愿服务促进会副会长李守山;川谷
中国老科协自然资源分会由自然资源部相关领域的老科技工作者组成,专注于发挥老科技工作者的专业特长,在自然资源领域及社会范围内开展科普与咨询研究工作,为行业发展贡献力量。
编辑:李律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