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健康>资讯
“敬佑生命·荣耀医者”第八届公益活动年度论坛举办
本次活动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礼赞·尊医”,倡导尊重医生就是尊重生命。100多位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学术突出、热爱科普、管理有方的医护代表来到活动现场。其中,8位德高望重的医学大家获得“生命之尊”称号,他们分别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儿科研究所原副所长徐肇玙(101岁),北京协和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罗慰慈(100岁),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主任药师孙载明(93岁),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吴希如(91岁),国医大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内科主任中医师葛琳仪(91岁),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儿童营养研究室研究员吴光驰(90岁),国医大师、中日友好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晁恩祥(89岁),国医大师、中国中医科学院荣誉研究员翁维良(87岁)。
4位大医在活动现场发表了自己几十年从医路的感悟。孙载明教授谦逊地说:“我做得还不够,要不断
活动第二部分是“共论·重卫”,围绕“中医基层化,基层中医化——推动基层医院高质量发展”展开深入交流和探讨。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心主任仝小林说,中医针灸、刮痧、火罐、药浴等疗法,是最简便、最精华且廉价的诊疗技术,最适宜在基层推广。还有一些老中医、名中医的经验,可以总结起来做成课程,传授给基层医生。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基层中医化、中医基层化”,实现“村村有个好郎中”的目标。
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认为,中医的天然优势在于,每个地域都有各自的特色,每位医生都有自己的擅长,有人善于开汤药,有人长于扎针灸。基层中医院可以发展自己的专长,比如,胃疼去张村、咳喘去李村、妇科病去王村,在村镇中形成串联,就可以更好地为当地百姓做好诊疗服务。
岐黄学者、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男科主任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部副部长、主任医师石江伟表示,县级中医院在医疗卫生体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枢纽”角色。这个枢纽的一侧连接着国家级医疗团队,另一侧连着诊疗服务的最前方——基层医疗机构。中医基层化就是通过枢纽,实现从国家到基层的知识与技术传递。
为更好地助力基层医院发展,对话嘉宾共同启动了“‘博览医书’数智化赋能基层中医院高质量发展行动”。
本届轮值主席仝小林院士表示,“敬佑生命·荣耀医者”公益活动举办8年来,他见证了该活动的蓬勃发展,带动“尊医重卫”社会氛围日渐浓厚,极大地鼓舞了广大医务人员。当前,医师队伍建设与管理正面临一些新情况、新挑战。在此背景下,积极营造尊医重卫的社会环境尤为重要。希望这个活动持续办下去,期待明年有更多医院、医者积极参与,一起为重塑医者尊严、树立医者典范发力。
接棒第九届轮值主席的是全国政协委员、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党委书记王建安院士。他表示,尊医,是对医者辛勤劳动、不懈付出的诚挚肯定;重卫,则是以生命相托时的绝对信任。尊医重卫这一理念,似基石之于高楼,水源之于江河,承载着全社会不可推卸的责任。全社会唯有凝心聚力,将尊医重卫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方能为医护人员注入源源不断的奋进力量,加固全民健康堡垒,实现健康中国的美好明天。作为新一届轮值主席,他将认真履职,为推动尊医重卫、医患和谐的社会新风尚贡献一份力量。
编辑:马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