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公益>公益资讯
从资助求学,到赋能学子,再到心理关怀——
仲明助学金27年的慈善探索之路人民政协网12月25日电 2024仲明大学生助学金(简称“仲明助学金”)颁发仪式暨创新发展交流会日前在广东清远举行,这是仲明助学金的第27次发放。27年间,从未间断的资助让数万名学子受益。
从支持学子学费,到为学子全方位赋能的素养教育,再到聚焦当下热议的青少年心理教育,27岁的仲明助学金,三次创变中聚焦不同时代命题,在探索和验证中走出一条“仲明”特色的慈善之路。
《道义契约》传承慈善底色
仲明助学金的三次创变,离不开道义契约传承的善意底色。这种助学模式不仅让仲明学子在慈善传承中受益,也指导着仲明助学金的多次变革,从资助求学、到赋能学子、再到心理关怀,项目发展就是一种道义的传承。
“以智慧、慷慨、用心和深切的关爱支持教育,强国兴邦,让慈善智慧和仁爱精神得以弘扬,让‘仲明’之星闪耀爱与良善的光辉,让‘仲明’之树根深叶茂,基业长青,让社会因‘仲明’的存在而更加美好!”这是印制在仲明助学金“道义契约”上的开篇话语,也是每位仲明学子践行慈善的铮铮誓言。
根据“道义契约”模式,仲明学子需承诺在毕业后经济能力许可时,回捐当年所获得的资助款,用来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并加入公益行列,奉行“受惠社会、回报社会”的美德。
98级仲明学子、广州市仲明助学发展中心负责人张富建,毕业后心中一直有个想法,找到资助人履行道义契约。当时,受制于社会信息发展有限,沟通渠道不畅,尚未完成回捐。
2004年,毕业3年后的张富建搭建起“仲明助学网”,用于向仲明学子提供助学金回捐信息和学子交流,善意的传承从这一刻开始变得具象化。秉承着慈善传承理念,仲明助学金的创变从这一刻启航,善意让暖流涌动。
如今,“受惠社会,回报社会”的助学理念让越来越多的仲明学子签署《道义契约》,从被资助人成长为资助人,通过“设立奖助学金”“发起爱心助学行动”“定期捐赠仲明助学金”“赴西藏支教”等爱心行动,用不同慈善场景为《道义契约》赋予更多的传承标签,受助仲明、融入仲明、回报社会。
1998年暨南大学的仲明学子范绍钦,2011年创立广州合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次年在南方医科大学设立“合众助学金”资助困难大学生。2017年5月又与本科同学捐赠10万元在暨南大学设立“97307助学金”。
现就职于中国南航集团建设开发有限公司的李明珍是2003年中山大学仲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1998年仲明学子房秀丽,2000年7月毕业后自愿赴西藏从教,成为广东省首个进藏从教的应届女大学生。随后,吴丽杏、陈春夏等众多仲明学子追随她的脚步赴藏支教,回报社会。
经过多年的坚持践行,《道义契约》机制已日见成效,仲明学子中约1800人次回捐助学金,共计超500万元,设立各类奖助学金、科研基金、公益筹款等超100万元。
“仲明助学的道义契约模式,以及受惠社会、回报社会,让爱薪火相传的慈善理念都是传承不变的。”张富建说,助学金将根据时代需要及受助对象需求转变发展方向,以便项目能更持续地发展下去,这也需要社会各界关心教育的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的大力支持。
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中山大学公益慈善研究中心主任李萍认为,《道义契约》让每一位普通人有了参与慈善的渠道,更将慈善之力从清泉汇聚成河流,让其川流不息,这是极其不易之事。
“三次创变”公益升级
仲明助学金,由国强公益基金会荣誉
2023年,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标志着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上升为国家战略。
仲明助学金管委会在“道义契约”“素质成长计划”的二次变革背后,开始思考从树人到育人的全过程中,要致力于培养怎样的当代大学生?从外部看,青少年精神压力成为全社会的普遍关切。从内部看,仲明助学金的捐助方国强公益基金会成立10年,在新的社会问题面前也面临转型,更加聚焦教育公益领域,开始关注青少年的“心”困境和新需求。
按照计划,仲明助学金将联合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发起“阳光成长”行动,开发创新性、先进性、引领性的课程和工具,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培养心理抗逆力。彭凯平表示,希望通过积极心理学指导下的“阳光成长”来改变当代学生的心理状况,通过转移、替代、升华,用积极体验替代消极情绪。
27年前,仲明助学金资助广东省部分高校品学兼优的困难大学生,逐步扩展至全国25所高校,改变了1.35万学子的命运,这成为仲明助学金的公益起点。
从2012年起,仲明大学生助学金由单一化经济资助转变为多元化资助育人模式,除持续发放助学金外,还提供各种导师课堂。
今年11月30日至12月1日,2024仲明助学金颁发仪式上举办了“成长动力营(素质拓展)”“发挥你的影响力”主题工作坊、与仲明新生面对面“相信相信的力量”座谈、“设计思维,设计人生”“职业规划早知道”等8个主题导师讲堂,来自高校和企业
“新起点上,仲明朝着第三次创变进发,从经济资助到素质培养,再到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实际行动回应社会新需求。”张富建表示,仲明始终坚持创始人朴素的初心,培养“受惠社会、回报社会”的人,通过不断创新,积极拥抱时代变化,不断深化和扩展仲明培养理念和内容,更好地服务于学子成长。
可持续公益之路
中国慈善之路发展正在经历着几个阶段。初期捐赠款物、中期打造慈善项目、中后期推出慈善平台、后期促进慈善可持续发展。当前,这几个阶段齐头并进,仲明助学金从“单个助学项目”到“仲明志愿服务队”再到“广东省仲明助学志愿服务促进会”“广州市仲明助学发展中心”实行专业运作,仲明助学金设立延伸出的公益机构和项目正在探索一条
“我们为仲明学子的培养、为仲明理念的传播,做出有益的探索。”张富建表示,仲明助学金不仅是一个助学金项目,
今年是广东省国强公益基金会开启的第二个“十年”。从单纯捐赠款物、探索公益项目,到打造公益平台,再到可持续发展公益,基金会正在行稳致远。
座谈结束时,谈到仲明助学金的第三次创新,基金会党委书记、理事长陈翀表示,创新是为了将仲明打造为长期的、有影响力的项目,“仲明是基金会公益的起点和初心,我们希望它能够贯穿始终”。 (张明敏)
编辑:马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