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科技>资讯
我国开源参与者增速全球最快
人民政协网北京12月25日电(记者 王硕)“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开源参与者数量排名第二,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近日,在2024开放
开源,即开放源代码,指在遵守许可协议的前提下,任何人都可以使用、修改甚至再发布软件源代码。业界这样形容“开源”的意义:可以降低创新门槛,让更多贡献者“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参与前沿领域的创新;集合产业智慧,促进传统产业快速吸收已有成果,避免“重复造轮子”;促进人才聚集,不断产生创新的思维火花……
一个耳熟能详的事例是:20多年前,一个用于数码相机的操作系统诞生,并没有引起苹果、微软等巨头的注意。但这个移动设备平台在吸引全球开发者参与后,如今已在全球移动操作系统市场份额里占据约70%的市场份额,这就是“安卓”。
如今,全球97%的软件开发者和99%的企业使用开源软件,70%以上的新立项软件项目采用开源模式。据统计,如果没有开源软件,企业研发成本将是现在的3.5倍。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开源体系建设。国家软件发展战略和“十四五”规划纲要均对开源作出重要部署,“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支持开源社区等创新联合体发展”。
经过多年发展,如今,我国自主研发的开源协作平台已经上线试运营,注册用户数量接近150万。
在此次大会上,由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孵化及运营的开源鸿蒙5.0在会上正式发布。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理事长
“开源”的概念虽源于软件产业,但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持续深化,“开源”已从软件领域逐步拓展至电子信息制造等硬件领域,成为生物工程、新材料、脑科学等新兴产业培育的重要手段,不断开辟产业竞争新赛道。
例如,在广州,基于开源基础上自主研发的国内首个电力物联操作系统——电鸿,已经实现了一套系统覆盖不同类型电力设备,海量数据互联互通。这个系统为不同设备之间的智能互联和协同提供了统一的语言,接入系统的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储能、智能电表和家用电器之间都可以互动,极大地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有了电鸿,一台设备现场安装调试由4小时缩短至20分钟,输配电领域更是解放了“上塔下井”80%运维的人力,降本增效近八成。
作为推动“电鸿”开源生态的组织者,南方电网公司已与众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达成深度合作,350家产业链厂商加入“电鸿”生态,超过800款终端开展了适配工作。
在交通行业,杭
不知不觉中,开源的根系正蔓延各地,枝干牵系千行百业、成果也飞入了千家万户……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地方政府在推动开源生态建设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29个省(区、市)以及5个计划单列市在260余份政策文件中明确支持开源发展。
本次大会在武汉举办,作为中国软件名城,武汉近年来通过政策扶持、开源项目资助和产学研合作,在开源生态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年10月25日,武汉印发了《关于促进武汉市开源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这是全国城市中首个公开发布的体系化开源建设方案。一批围绕孵化基础软件、工业软件、汽车软件、人工智能等重要领域的开源原生项目落地武汉,全市软件业务收入迈上3500亿元台阶,增速已经连续两年位列全国14座软件名城之首。
编辑:马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