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要论 协商 统战 党派 委员讲堂 理论 人事 社会 法治 视频 文化

首页>专题>协商花开香北疆 同心聚力向未来>新闻动态

走进阿鲁科尔沁旗政协文史馆

2024年12月27日 10:18 | 作者:吕斌 | 来源:赤峰日报、阿鲁科尔沁旗政协 分享到: 

近日,我参观了位于阿鲁科尔沁旗天山镇新城区的阿鲁科尔沁旗政协文史馆。

1.jpg

上到二楼,楼梯间布置了7幅本地书画爱好者走心的乡愁画作,第一幅画是城关镇东郊的天山,天山镇这个名字也是由此而来。另两幅画是城北的查布嘎山,这座山上曾经长满了山枣树,“查布嘎”译成汉语,也就是枣的意思。另一幅油画是《北方弓箭手》,这是蒙古语“阿鲁科尔沁”的汉语意思,是蒙古部落名称。在阿鲁科尔沁旗天山镇城郊同样矗立着一座以此命名的雕塑,这座雕塑恢宏大气、气势磅礴,是几代阿鲁科尔沁旗人心中挥之不去的记忆。楼梯右侧画的是贯通阿旗全境的两条大河:黑哈尔河和乌力吉木伦河。在热恋家乡的赤子们的笔下,在思恋家乡的游子们的歌声里,这两条河被广为传颂,黑哈尔河更是被誉为阿鲁科尔沁旗的母亲河。

顶部悬挂的一幅油画,画面是近年在罕山发现的天然石像,被称为“罕山之子”,有守望相助之意。罕山,位于阿旗最北部、原始草原游牧区深处,最高峰高格斯台罕乌拉,海拔高度与五岳之首泰山相当。

阿旗政协文史馆是综合型文史工作场馆,针对进馆文史资料,能实现涵盖征集、整理、存储、陈列、保护、开发和利用全周期所有功能作用。阿旗文史馆的特色是多功能、信息化、集成化,空间利用率高,线上线下融合程度高,从2021年末开始筹建,到2023年9月建成,目前实行按需、有限开放。

为向社会各界展示阿旗七十余年沧桑巨变,挖掘艰辛创业历程,纯净乡土文化,弘扬家国情怀,2022年,文史馆还在建设之中,阿旗政协就制定了文史编撰大纲,其中规划了4个系列25套文史书籍,相应设置了政协发展历程、生态建设、脱贫奔小康、抗击自然灾害、奋进新时代、乡土民俗等六大陈列专题。如今的主体展示区,就是第一专题,内容是阿旗政协发展历程。

2023年5月开始,阿鲁科尔沁旗向全国一千六百余个旗县区发函征集文史资料,目前,已经收到二百余个旗县区的文史资料或反馈。除了中间的玻璃展柜,还在外环嵌入了四个玻璃展柜用于存放文史资料,但展示的也仅仅是一小部分,剩余更多的文史资料存放在了专门的储藏室。

沙盘展示的是阿旗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牧区生产生活的场景,以中间河流为界,左侧是牧区,右侧是农区。农区有典型时代特征的土墙、菜园、碾道、压水井和圆脊土房等场景陈设。牧区有蒙古毡包、勒勒车和牛、羊、马等模型,还有挤牛奶、骑马放牧等生产生活场景。

2.jpg

在整个场景中间的河上有座连心桥,象征着农村牧区产业协同、文化相融、民族团结。这座连心桥的原型位于阿旗巴彦花镇,它见证了一段通过基层民主协商促进蒙汉群众一家亲、携手奔赴小康路的幸福佳话。

民俗文化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见证着一个地方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近年来,阿旗政协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通过视察监督、提案监督等手段,推动相关地区和部门深入挖掘、保护、传承阿旗民俗文化,让人们留住记忆、留住乡愁。阿旗民俗系列展示区域,收集整理展示了一些阿旗特色民俗文化图片,内容是草原游牧系统、编织工艺、那达慕、秧歌、蒙古汗廷音乐、评剧、高格斯台罕乌拉祭祀、天山皮影戏、阿日奔苏木婚礼、阿鲁科尔沁剪纸技艺、蒙古族勒勒车制作技艺、谷家窑烧盆技术、阿鲁科尔沁服饰、黏豆包制作方法、冰上阿日嘎、阿鲁科尔沁石匠工艺、好来宝、天山快板书、阿鲁科尔沁民歌、打鼓书等。图板采取蒙汉民族特色文化相间展示的方式,体现了民族文化的融合发展。

民俗系列展柜展示了一些征集到的实物。通过现场展示这些独特的民族文化载体,让参观者了解和感受阿旗多元文化的魅力,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荣誉墙上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证书,还有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等一些其他国家级荣誉牌匾。2022年5月20日,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正式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2022年至今,阿鲁科尔沁旗政协向上级政协报送了700余篇社情民意信息,被采用百余篇,图板中展示了部分被全国政协采用的社情民意信息。例如《世界濒危鸟类栗斑腹鹀亟需保护》这篇信息,反映的是在阿旗沙日温都自然保护区内发现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入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的栗斑腹鹀种群,急需要被保护。此篇社情民意信息被自治区政协和全国政协采用,推动了对栗斑腹鹀种群的保护工作,体现了社情民意信息直通车作用。

储藏室里,左侧存放的是阿旗相关书籍和资料,右侧存放的是除阿旗以外的全国旗县区政协志书和文史资料。

委员工作室最主要的功能是用于对现存的文史资料进行视频展示。与数字采编室的录像设备互联,可以将录制画面实时连接到大屏幕上。为了更好地展示音视频资料,给参观者带来沉浸式的体验,演示厅内配备了2台沉浸式投影仪以及扩声系统,可同时播放两个不同的画面,通过光影和音频结合手段,让文史资料更生动鲜活、更启迪人心。

在文史建馆纪录片中看到的生态优美的景色,是阿旗三十年来始终坚持生态立旗发展战略的结果,制作了一幅情景沙盘,内容包括农业综合开发、小流域治理、草原沙化治理等场景,展示阿旗植树造林、防沙治沙的生态建设成果,体现了阿旗人30多年来矢志建设和守护森林草原、敢为人先、勇于探索的奋斗佳话。

关心关怀板块展示了各级领导来阿旗调研视察的照片,体现了各级领导对阿旗社会经济发展和政协事业发展的高度关注和关心。例如,第一张图片所展示的是:1991年7月,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向赤峰市派出了以乔明甫为组长的考察组,重点对赤峰市政协系统民族史料征集出版工作进行了为期7天的考察。考察组赴阿鲁科尔沁旗天山镇参加北五旗县政协文史工作第七次协作年会。7月27日至28日,考察组出席协作会,听取阿鲁科尔沁旗、巴林左旗、巴林右旗、林西县、克什克腾旗文史工作情况和完成协作会计划的汇报。

3.jpg

访谈室东墙玻璃展柜中收集了阿旗籍作家及文学爱好者的作品,展柜前准备了笔墨纸砚和绘画桌供书法和绘画爱好者切磋交流,室内中间摆放了会议桌椅,可供十余人开会学习,也可用于文史资料征集过程中与知情人访谈,以及查阅资料的阅览室,以扩大文史资料的影响力。西墙上壁挂显示器既可为电视模式也可为电脑模式,存储了阿旗系列专题片以及政协文史资料征集视频,也可以进行远程会议。访谈室整体是一个多功能会议室,政协委员和干部群众一方面可以在这里研究、使用纸质文史资料或开展读书学习等活动;另一方面也可以满足一些小型协商会议的需要。

参观完阿鲁科尔沁旗政协文史馆,对于阿旗政协的发展史一目了然,对于阿旗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馆员马振娇介绍,目前文史馆展出的是计划六个专题中的第一个专题,另五个专题将以换展的方式陆续展出。(吕斌)

编辑:廖昕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