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工程师作为工程技术的主要创新者和实践者,是服务新型工业化建设、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力量。建议——
一、 完善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激励性文件与措施,加大经费投入,支持卓越工程师培养。
二、 构建高校教师与行业企业专家双向流动的“旋转门”制度,完善育人机制。从职称评定、工作量认定、绩效考核等方面完善相应措施,实现学校和企业间的导师双向流动。
三、 推进卓越工程师培养与职业资格的有效衔接,构建学位授予标准和资格认证标准的统一框架及评价参照体系,完善工程教育与职业资格的横向贯通与纵向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