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宏观 金融 行业 国企 民企 人物 新资讯

首页>经济>宏观

充分发挥旅游引领新型消费的积极作用

2024年12月30日 14:00  |  作者:李元丽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我们对2025年旅游经济保持更加乐观的预期,不管是国内出游人次、旅游总花费、等级民宿等旅游市场经营主体数量,还是入出境旅游人数、旅游外汇收入等主要指标都有望全面创下历史新高。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扩大服务消费,促进文化旅游业发展”等具体要求。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看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各项重点任务,旅游行业既重任在肩,又独具优势。

“旅游是最终消费,也是综合消费,既有物质消费,也有文化娱乐和精神消费,已经成为日渐显著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鲜明时代特征的民生产业、幸福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体系和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将进一步发挥扩内需、提信心、促交流的关键作用。”戴斌表示,2024年,受政策利好、供给优化和出游意愿上涨等叠加因素影响,旅游经济从快速复苏阶段转向繁荣发展新周期。国内旅游总花费、出游总人次、节假日平均出游距离、目的地停留时间等主要指标均已经超过或接近2019年水平。“特别是节假日、暑季、冰雪季等‘七节两季’的避暑、研学、冰雪、美食、购物、自驾、邮轮等旅游新需求带动旅游投资增长和商业创新。其中,春节、劳动节、国庆节等主要节假日人均旅游花费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受签证、消费和支付便利化、‘你好!中国’全球推广等利好影响,入出境旅游市场实现了超预期增长。”戴斌补充道。

戴斌给出一组国家移民管理局的数据:2024年1月至11月,全国各口岸入境外国人2921.8万人次,同比增长86.2%;其中通过免签入境1744.6万人次,同比增长123.3%;适用过境免签政策来华外国人数量同比上升132.9%;2024年各季度的数据均高于2023年的各季度,且2024年第三季度已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十五五”谋划之年,也是宏观利好政策密集出台,巩固旅游经济步入繁荣发展新周期的关键一年。如何充分发挥旅游引领新型消费创造优质供给?戴斌表示,综合城乡居民出游意愿、旅游供应链恢复程度、旅游投资创新、游客预订和旅行商采购指数等先行指标,旅游市场、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等趋势性指标,经课题组综合研判,我们对2025年旅游经济保持更加乐观的预期。国内出游人次、旅游总花费、节假日出游距离、目的地停留时间、新增就业人员、新增固定资产投资、旅游景区、度假区、旅行社、星级酒店、等级民宿等旅游市场经营主体数量,以及入出境旅游人数、旅游外汇收入等主要指标有望全面创下历史新高。一、二线城市热度将在全年和主要节假日继续保持高位,随着亲子游、研学游、红色游、冰雪游、避暑游、“上山下海进草原”等专题旅游需求的不断释放,中西部地区尤其是云贵川等西南区域的城市热度有望进一步提高,低线城市和县域中心城镇将迎来旅游市场扩容和产业发展新机遇。

那么,如何落实?戴斌给出了自己的思考:

一是加大2024-2025冰雪节和春节假日旅游优质供给,力争实现旅游经济“高开高走”的市场基础。同时推动公共文化、旅游产品、宣传营销、消费促进等政策进一步向“七节两季”,特别是春节、劳动节、国庆节三个长假和暑期、冰雪季倾斜。二是实施普惠旅游,发展品质旅游,多措并举保障城乡居民和各阶层各群体的旅游权益,努力实现人民满意、人民受益的新时代旅游发展目标。三是完善旅游强国所需要的城市与乡村、景区与度假区、项目投资与服务品牌支撑体系。做大做强头部企业,做优做精中小微企业,促进旅游创业创新。推动社会资本进入旅游领域,参与项目建设,稳步增加旅游专列、旅居社区、低空飞行等旅游业创新发展的政策供给。四是进一步扩大对外对内开放,有效提升入境旅游和消费便利化水平。有序扩大相互免签、单方面免签、邮轮口岸免签、240小时过境免签的国家范围,同时培育一批省、市、县级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示范区,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案例。

编辑:李律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