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评论
只是征行自有诗
——中央新影2024年多部纪录电影观后感
2024年岁末,三部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出品的纪录电影陆续
作为纪录片的重度“发烧友”,我分别观看了这三部纪录电影,有感而发,聊记一二。
身为看着《新闻简报》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中央新影对我们并不陌生;它诞生至今近90年,曾产出了大量最重要、最具有文献价值的新闻纪录片,成为共和国的历史影像档案馆。这些影片真实地记录了从辛亥革命一直到当下的历史脚步,成为百年中国
不管身处哪个时代,我们总是能从中央新影纪录片人创作的作品中,感受到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团队薪火相承的传统。
“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在这点上,它们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绌,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
中央
对此,
从中央新影的发展历程中,从这个团队所摄录的40多万分钟的纪录电影素材中,我们能深深体会到,扎根生活沃土、为人民抒写、抒情、抒怀的创作传统;我们能深切感受到,那种文章归于人心,立言达乎民情的纪录者情怀。
2024
纪录电影《您的声音》聚焦于北京12345市民服务热线带动的城市治理改革,本身这个题目,政策性强,宏观而浩繁,容易让观众感觉枯燥,但可贵的是,导演选取了七段发生于基层的凡人小事,从北京市民和基层社区干部的视角,从万家灯火、柴米油盐里发生的碰撞、矛盾出发,生动讲述了一个自下而上、推动城市治理的新时代主题。影片里的人物,似乎完全无视了镜头的存在,松弛地呈现生活的本真面貌;影片里的故事,仿佛就发生在你我身边,它们以自然、合理的状态展示在观众面前。创作者没有回避生活中的矛盾、冲突,以及群众的诉求、意见,但创作者抓住了生活的本质,并以此构建起含蓄又坚定的主题,让看似一地鸡毛的生活琐事,都在润物无声
看完电影,我会记住不辞辛苦,有时会遭遇误解的社区工作者小徐,会因为居民李奶奶的故事而发出会心一笑,看到邻里间关于加装电梯的争吵会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
深刻的情节和动人的形象,绝不可能是偶遇;靠摆拍和表演,也无法达到这种似曾相识的真实,“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我们坚信,纪录片的魅力与价值,一直在于深入生活、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自己的笔端和镜头——而这,理应是我们每一个艺术创作者所应珍惜和延续的艺术观和方法论。
在中央新影近期呈现的这三部纪录电影中,我们都能清晰看到这种宝贵的传统。电影《盛世如愿》用六位普通岗位奋斗者的故事,刻画了新时代中国奋进的群像;电影《极限守护》更是以人道主义的立场,站在普通人的角度,讲述了中国抗灾、救灾、防灾的制度优势和显著成就。
我们发现,宏大的主题,总是能被中央新
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
时代总是在不断变化,艺术的手法、
编辑:李律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