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法治>资讯
法治助力民族团结进步座谈会在京举办
人民政协网北京12月30日电 日前,以“石榴花开 同心铸梦”为主题的法治助力民族团结进步座谈会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办。作为“2024石榴籽文化季”三大板块之一,本次座谈会旨在通过法治进一步促进民族团结、社会和谐,推动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国务院参事甄贞、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副会长王思媛、北京市法学会联络部主任范军分别致辞。范军表示,在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依法治理民族事务不仅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王思媛回顾了中华传统文化中法治思想的精髓,强调社会组织在坚守法治信仰、助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的重要作用。甄贞从法律监督的角度强调了法治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并分享了检察机关在维护各族人民合法权益方面的努力。
活动还邀请到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王延中教授进行题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纲领性文献”的主旨发言;1+1法律援助志愿者、山东照岳律师事务所律师刘希民讲述了法律援助服务在民族团结和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方面的作用;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检察院第四检察部副主任蔡雯文介绍了检察机关综合施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的具体措施;中国法学会民族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韩轶阐述了法治在助力民族团结中的重要作用;北京石榴籽民族法律服务中心理事长、金平律师事务所主任金莲淑分享了以“石榴籽精神”依法促进民族团结的体会及思考。首都师范大学教授雷达表示,作为民族代表人士,要积极参与石榴籽中心开展的公益活动,通过音乐积极宣传法治文化和民族团结石榴籽精神。
中国法律援助和司法行政英烈关爱救助基金会理事长赵大程说,要进一步深刻认识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的重要意义,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根本遵循,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在宪法和法律框架下通过立法、执法、司法等各个环节对民族事务进行规范、公正、有效的管理,切实保障各民族合法权益和民族团结,推动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基础。 要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做强公益法律服务,针对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实际区域特点,着眼于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和发展问题,将民族事务纳入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让全面依法治国成果惠及各族人民群众。
据悉,北京石榴籽民族法律服务中心自2021年成立以来,牢记“国之大者”,认真履行主体责任,为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积极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本次活动由北京市民宗委和北京市法学会指导,北京石榴籽民族法律服务中心主办,北京市金平律师事务所和北京石榴花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办。座谈会还得到了北京市委统战部、中国法律援助和司法行政英烈关爱救助基金会、民族文化宫、北京市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中心等单位支持。北京市委统战部、北京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北京市政协、北京市法学会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以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政法干警、民族代表人士、专家学者、律师志愿者、媒体记者等各界人士共60余人出席会议。
编辑:钱子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