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协商花开香北疆 同心聚力向未来>新闻动态
让文化遗产保护力度“1+1>2”
近日,一场关于战国燕北长城遗址保护公益诉讼案件的公开听证会,在元宝山区人民检察院召开。这次听证会邀请了1名人民监督员和3名政协委员进行听证,对元宝山区文化旅游体育局就燕北长城整改情况进行了效果评估,在听证员及与会人员的一致认可下,检察院宣布了终结此案的决定。至此,历时近三个月的战国燕北长城遗址保护监管职责案,也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2024年5月,志愿者通过“益心为公”平台反映“我区燕北长城部分遗址损害严重”问题。接到线索后,元宝山区政协及元宝山区检察院高度重视,于5月24日,由元宝山区政协联合区检察院邀请区政府分管领导及部分政协委员共同对战国燕北长城进行实地巡查。经巡查发现,志愿者反映情况基本属实,确实存在部分文物保护碑字迹不清、界桩字体模糊、砖瓦窑堡标识牌损坏、雨水冲沟影响长城遗址安全等问题。
6月4日,针对元宝山区文化旅游体育局未有效履行长城保护监管职责,致使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元宝山区检查院正式启动公益诉讼程序立案审查。6月14日,综合元宝山区政协委员的意见建议,元宝山区检察院向元宝山区文化旅游体育局提出检察建议,要求其依法履行职责,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战国燕北长城遗址的保护力度,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
元宝山区文化旅游体育局收到检察建议后,经区人民政府同意,由区财政拨付文物保护资金进行了整改。目前,已经完成防渗漏回填土方600立方,回填冲沟8延长米,有效消除了雨水冲刷对长城墙体造成的安全隐患。同时,聘请第三方对字迹不清的界桩70桩、界碑40块,破损的责任人公示牌11块进行了字迹刷漆和更换。开展文物保护宣传活动,通过向社会公众散发资料手册、悬挂文物四普横幅、加强文物巡查等方式,进一步提升群众对长城遗址的保护意识。
《战国燕北长城遗址保护公益诉讼案》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评为保护长城典型案例。此案的圆满解决,是元宝山区政协和元宝山区人民检察院协同配合,充分运用“政协+检察院”协同监督机制的结果。案件过程中,既充分发挥了政协人才荟萃的优势,同时也结合了检察机关公益诉讼职能,双方合力推动了元宝山区“政协+检察院”公益协同监督工作走深走实。
自2023年12月8日,元宝山区政协与元宝山区人民检察院签订《公益保护协同监督机制的实施办法》至今,双方共协同共办理案件4件。其中,移送线索2件,共同参与办案2件,发出检察建议3件,督促行政机关正在整改1件。这些案件涉及食品安全、文物保护、道路交通安全隐患、营商环境等多个领域,探索出了一条政协民主监督与检察院公益诉讼案件相融合的1+1>2的协同监督创新之路。
编辑:廖昕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