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资讯 法治时评 法治人物 法律速递 盈科说法 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

首页>法治>资讯

“领航计划”铺就青年干警成长快车道

2024年12月31日 14:06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近年来,河南郸城县人民检察院为更好推进青年干警成长工程,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措施。“实施青年干警成长工程,旨在全方位培养、锻炼青年干警,让青年干警在政治方向上、思想境界上、业务技能上、组织协调上、驾驭复杂局面及处置突发事件上等各方面快成才、成好才。”谈及青年干警成长工程,郸城县人民检察党组书记、检察长陆智明如是说道。

建立常态化“素质培优”学习制度

该院建立了分管院领导任组长,各部门员额检察官及助理为成员的素质培优小组,小组共同探讨疑难复杂案件办理、典型案例培育等工作,交流办案经验,分享公诉技巧,极有力地推动了青年干警将理论与实务深度融合发展,全面提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青年干警马春艳看来,青年干警成长工程对她快速进入工作状态有着重要的作用。刚进入工作岗位的时候,她对于业务不够熟悉,在学校学习的法律知识要转化为实际工作中的经验,需要一定的时间累积,但素质培优小组的存在,让这一过程大大缩短。每周的集体学习,让她快速熟悉工作,各位同事分享的疑难案件办理方法、论辩技巧、典型案例经验学习,让她迅速成长。

三年来,依托素质培优平台,郸城县检察院培养青年业务骨干4人,全部遴选入额;17名新入职青年干警加入素质培优学习小组,以常态化理论学习、业务实践夯实人才队伍根基。

建立互动性写作制度

“信息、宣传、调研写作小组的成立,既帮助综合部门负责信息和宣传写作的工作人员获取一手案件信息,方便及时组稿,又帮助业务部门干警学习写作技巧,更好提炼总结案件办理经验做法,有助于不断优化工作机制。”这是办公室干警陈庆豪对于信息、宣传、调研写作小组的看法。

2021年,郸城县检察院建立了信息、宣传、调研写作小组,办公室、政治部负责综合文字工作的干警和各部门内勤全员参与,每周就典型案例撰写、调研信息写作、文件起草等内容进行学习培训、组稿交流,既探讨理论知识,又谈个人观点、办案体会,变“单打独斗”为“协同作战”。小组成立以来,组内成员撰写的四百余篇文章在河南日报等省级以上媒体发表,一百多篇检察信息被省、市院采编。

建立“一对一”传帮带制度

传帮带制度是郸城县院结合青年干警自身特点以及业务工作实际需要设立的一种工作制度,通过组织业务过硬、品德高尚的资深员额检察官对青年干警进行“一对一”帮教培养,定期开展谈心谈话、传授业务技能,迅速提高新入职干警政治素养、履职能力和依法办案能力,为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无穷的动力和活力。2021年以来,13名年轻干警通过该机制成长为部门业务骨干。

“2019年,我进入检察院,后来就到第一检察部工作,这几年来,通过传帮带制度,我在老一辈检察官身上学到了太多太多。”说起传帮带制度,检察官助理谢朋举感悟颇深。

“2022年年底,我跟着第一检察部主任赵卫强办理了一起轻伤害案件,考虑到双方当事人住在前后院,又是亲兄弟,赵主任想还是尽量化解矛盾,但是几次调解,双方都未能达成一致意见,马上就要过年了,这起案子一直挂在他心上。腊月二十二,他告诉我要去当事人家里一趟,再尝试一次。就是这样再试一次,最终促成了兄弟二人和解,横在两家人中间的问题被解决,真正做到了化解矛盾。”据谢朋举回忆,在从当事人家中返回的路上,赵卫强和他说了这样一段话:“这起案件虽然完全可以一诉了之,这很容易,但这是一对住在前后院的亲兄弟,低头不见抬头见,如果矛盾得不到真正化解,只会变得越来越激烈,迟早会出现更大的问题。我们办案子不能只是就案办案,要真正地把自己放到案子里去。况且临近年关,早调解好,也能让他们两家人好好过个年。”这是谢朋举又一次在前辈身上感受到检察官“如我在诉”的工作态度,正是因为有着前辈们的引领,他一直坚定走在为民司法的道路上。

“领航计划”——青年干警成长工程检察文化品牌实施以来,郸城县检察院1名干警荣获全国检察机关公益诉讼检察业务能手,1名干警荣获全国检察宣传先进个人,2名干警荣获全省优秀公诉人,2名干警荣获全省检察机关优秀办案检察官,2名干警荣获检察长特别贡献奖,200余人次荣获市级以上荣誉,郸城县院连续三年荣获全省、全市先进基层检察院。下一步,郸城县人民检察院将按照既定方案持续稳步推进该项文化品牌建设,在全院范围内营造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为推动郸城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齐心悦)

编辑:钱子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