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建言立论 统战新语 双向发力 民主监督 提案工作 实践探索 委员自身建设

首页>理论>建言立论

波澜壮阔的史诗与时代精神的丰碑

——《中国改革开放》

2024年12月31日 20:31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2023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5周年,也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启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10周年。在改革开放45周年之际,在这个重要的历史节点上,贵州人民出版集团联合北京出版集团将国内研究改革开放顶尖学者们集合起来,对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进行梳理写作,为新时期的改革开放画像,为新时代的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画像,为人们了解这段流金岁月提供基本素材,出版《中国改革开放》(四卷本)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11

中国改革开放

第一,《中国改革开放》集中展现改革开放45年中国历史性变迁的记录史,这不是一本历史学著作,但历史学家可以从中得到大量鲜为人知的可靠史料;这不是一本经济学著作,但对中国经济改革作了深刻的经济分析;这不是一部政治学著作,却提供了许多政治方面的论述;这不是一部社会学著作,却可以从中了解中国近45年来的社会变迁。作者力求用历史学家的科学态度来选择事实,用经济学家的知识来评述经济体制改革,用社会学家和政治学家的眼光来评述这45年来所发生的重大事件。

全书严格遵循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和最新中央精神,紧紧围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条主线展开,精选我国改革开放45年历程中具有代表性的重要会议、重要事件、重要任务、重大决策和重大部署等,展现改革开放45年中诸多重大决策出台的过程,全面回顾改革开放进程中重大事件的许多鲜为人知的细节。内容涉及审判“四人帮”台前幕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前前后后、中美建交始末、邓小平南方谈话细节、独生子女政策的由来等。充分展示了45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的壮阔征程和辉煌成就,深入浅出地描绘了改革开放45年来中国在医疗教育,民生贸易,科技创新等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更是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45年里,为读者指出了这个筚路蓝缕的路程中,中国共产党为此作出了怎样的转型和改革;完整再现了45年间政治事件的跌宕起伏、经济转轨的艰难曲折、文化生活的急速变化,以及整个社会的巨大变迁。通过真实、生动、具体地再现历史,为改革开放史研究提供一手资料,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提供生动鲜活的新时期党史读本,也为中国改革开放45周年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10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

22

中国改革开放

和过去很多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著作不同,该书具有三个鲜明的特点:一是坚持问题导向,始终聚焦改革开放这条主线,重点展示45年来有关改革开放的重要会议、重大决策、重要战略部署和重大历史任务,注重突出与党史、新中国史的区别。二是坚持权威立论,有关历史分期始终遵循第三个历史决议,有关事件评价始终依据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最新精神。三是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统一,既从历史视角将45年的壮阔历程划分为4个阶段,在此基础上又注重从理论上挖掘与阐发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循序渐进的特点、改革发展稳定的直接相关性、宝贵的历史经验等。

第二,《中国改革开放》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学术性、可读性。既充分尊重中国发展的历史与现实,又在全球化大背景的考量之下,注重中国研究的主体性立场。这样的尊重国情、立足现实,同时又具备比较开阔的观察格局与研究视野的改革开放史值得推荐。

该书以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精神为依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改革开放45年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站在历史和时代进步、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高度,按照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以严谨清晰的条理,用准确翔实的史料,准确、简明阐述我国改革开放45年的壮阔实践史,深刻、辩证、重点概括45年改革开放蕴涵的丰富治国理政智慧和历史经验。突出改革开放重大事件、历史背景、主要举措、意义效果,注重史料和数据来源的权威性、可靠性,侧重于思想史、制度史和体制机制变迁。

认真总结好45年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对我们走好以后的道路尤为重要。我们既不能用今天的认识去解读过去的历史,也不能用先验的教条来评判这场伟大的社会实践;而是应该老老实实地回到历史现场,深入挖掘历史的证据,透过历史的表象,总结出推进这一历史转变的重要经验,以期为今后的道路提供有益的借鉴。只有在对45年改革的纪念与总结中认真思考并逐一求解,才能无愧于45年的艰难探索,才能正视当前社会的各种矛盾,才能更加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使中国步入世界现代化国家的行列,使中华民族融入人类社会的主流文明。

当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开启又一个奋进的百年之时,当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之际,《中国改革开放》为全党全国人民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提供了又一部权威、深刻、生动的学习读本。不仅对系统总结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有重要参考价值,而且对新征程上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也有重要启迪意义。

第三,《中国改革开放》作者阵容强大,除了各卷作者全都是党史研究领域的青年专家学者,主编沈传亮更是长期从事中国改革开放史的理论研究,曾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主体班多年讲授这一专题,具有丰厚的思想积淀。

我国有专门研究新中国史的部门,也有专门研究中共党史的部门,唯独缺乏专门研究中国改革开放史的部门。作为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参与者,努力作好记录,在本书总顾问——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副会长,毛泽东思想生平研究会会长,中国诗词研究会会长陈晋的领导下,他们主动担起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尽一份自己的责任的使命感令人动容。

《中国改革开放》并非要刻意告诉人们什么,只是想为历史留下一部真实的记录,为人们留下一个驻足思考的空间。如同45年前一样,今日中国又处在一个重要的关节点上。未来的45年乃至更长一个时期,是决定中国复兴的又一个极为重要的阶段。45年的辉煌,不应仅仅是历史的回忆,如何打破中国两千年来周而复始的兴衰历史轮回,仍是我们面临的巨大挑战。在改革开放45周年之际,在这个关键的历史节点,《中国改革开放》留下它的观察、见证与思索,不仅仅为自己、为当下,更是为了未来。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是最好的清醒剂。一部改革开放史就是一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和发展史。相信这部《中国改革开放》对于广大读者全面理解和系统掌握改革开放史,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从历史中汲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坚定不移将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推向前进,意义深远。(李恒)

编辑: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