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统战时讯 民族宗教 非公经济 中央社院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 党外知识分子 涉疆涉藏

首页>统一战线>民族宗教

凝聚推动道教中国化的共识和力量

——中国道教协会系统推进道教中国化研讨会综述

2025年01月02日 08:17  |  来源:人民政协网-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道教

研讨会现场

2024年12月25日至26日,由中国道教协会主办、湖北省道教协会协办、武当山道教协会和武当山道教学院承办的系统推进道教中国化研讨会在湖北武当山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学术界、道教界代表等参加会议。

嘉宾云集 凝聚共识

本次研讨会旨在深入学习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研究坚持我国道教中国化方向的理论逻辑和实现路径,交流总结道教界推进道教中国化实践经验,凝聚推动道教中国化的共识和力量。“三支队伍”深度合作,对近十年来关于道教中国化的理论探讨与实践经验进行全面梳理,共同为系统推进道教中国化出谋划策。

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并非仅仅是对境外传入中国的宗教而言,而是包括了所有中国境内的宗教。所不同的是,道教中国化主要解决的是“与时俱进”的问题。全国政协常委、中国道教协会会长李光富在主旨发言中简要总结了近10年来道教界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的工作成绩,阐述了系统推进道教中国化的重要意义、内涵、基本要求和主要任务。他指出,系统推进道教中国化是彰显道教“佐国扶命”优良传统的重要举措,是顺应道教历史传承规律的必然要求,是解决道教领域突出问题的现实需要。系统推进道教中国化必须坚持政治引领、坚持正信正行、坚持守正创新、坚持法治观念、坚持系统观念和坚持胸怀天下,重点从持续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切实加强道教思想建设、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教、坚决反对封建迷信、构建新时代人才培养体系和继续推进道教国际化等方面开展工作,有效解决道教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

精研妙论 卓见迭出

本次研讨会共设置了“固本开新——道教教义体系的现代建构”“正信正行——道教中国化方向的实践路径和经验”“以戒为师——道教中国化与全面从严治教”“崇道育德——道教中国化与人才培养”“道通为一——道教中国化与提升道教文化国际影响力和感召力”等5个分议题。与会的道教界代表从教义建构、道风建设、人才培养等多维度阐述观点;学术界嘉宾则从文化比较、历史探究、推动道教国际化等层面进行深入剖析。大家围绕分议题展开热烈讨论,探讨系统推进道教中国化的理论逻辑、实践路径,分享真知灼见——

有的代表认为,推进道教教义建设要在固本中赓续传统、在传承中适应时代、在变革中创新发展,关注时代发展提出的社会问题,回应信教群众关切的生活问题。有的代表分享了本省道教界在道教中国化方面的实践探索,尤其是在打造道教中国化品牌项目、推进成果转化等方面做出的有益尝试。有的代表深刻剖析了全面从严治教的重大意义和实践要求,认为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加强教规制度建设、加强突出问题整治和加强规范管理是全面从严治教的使命任务。有代表表示,道教教育的中国化根本在人才,要通过道教院校这个培养人才的主渠道,努力为道教培养合格人才。在智能时代数字经济指数级更新迭代浪潮的席卷下,德才兼备、道器兼容、数智兼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比较契合时代的创新型模式。有的嘉宾则提出,道教文化的国际传播,不仅仅是向世人介绍道教教义思想,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要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将道教文化介绍给世界,让更多的国际友人了解道教、认识道教。

浙江大学敦和讲席教授盖建民在作学术总结时,将本次研讨会的亮点和特点概括为主题鲜明,系统研讨;知行合一,达成共识;创新形式,组织周密。他表示,当前道教界与学界对道教中国化这一命题的认知与理解已经达成高度共识。本次研讨会是对道教中国化这一主题的一次系统总结提升,为未来道教界践行中国化之路提供了更加完备的理论储备。

务求实效 砥砺前行

本次研讨会的5场分论坛共收到道教界代表提交的论文50多篇,学术界提交的论文20多篇。这些论文充分聚焦道教领域在当前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以及下一步如何推动道教中国化走深走实,提出若干切实可行的思路和办法,对系统推进道教中国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除分论坛外,征文活动也是研讨会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道教协会于会前面向全国道教界发布征文启事,得到了道教界的广泛关注,共收到征文120多篇。经评审委员会评选,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东岳观聂诚羽等6位道长分获一二三等奖。李光富在开幕式上为6位征文获奖道长颁奖。

李光富在总结讲话中表示,道教界要把本次研讨会的丰硕成果转化为系统推进道教中国化的具体行动。把握好本次研讨会主旨发言的主要精神,梳理提炼会议亮点与共识,选取典型代表,推广优质经验做法,并将其转化为规章制度或长效机制。发挥主体作用,结合实际、重视基层,鼓励道教团体、院校、宫观将理论成果融入日常学修和社会实践中。加强道教界与学界的合作,建立长效交流机制,促进研究成果的转化与应用。

(本报记者 奚冬琪)

编辑: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