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资讯
《推进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研究》出版
人民政协网北京1月2日电(记者 刘彤)由江南大学教授
该书以
公众是践行绿色消费的重要主体。对此,作者对江苏省和安徽两省12市的民众进行问卷调研,识别影响公众采取公领域亲环境行为和私领域亲环境行为的关键因素,具体分析环境认知、环境风险感知、环境价值观等心理认知因素对公众环境保护行为的影响机制,探究促进和抑制民众践行绿色消费等环境友好行为的理由。经研究,作者认为,不同维度的环境认知对公众环境友好行为具有显著影响;环境风险事实感知和原因感知对公众的“
该书指出,生态环境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充分激发各利益相关者的治理热情,协调多方资源,才能形成协同治理的合力。政府要通过引导型环境规制、激励型环境规制与约束型环境规制等政策手段对规范公众的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行为具有主动作用。媒体在引导践行良好环境行为,为生产者传递绿色生产相关信息与技术,监督生产者的生产行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功能。政府与媒体的互动非常重要,政府规范管理媒体等可确保信息的真实有效性与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而媒体对政府的监督,可确保政策科学性与有效性。政府、市场、公众与媒体在良性的市场和制度环境下,可以较高效率地促进生产与消费的良性循环,进而实现生态环境的协同治理。
编辑:位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