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科技>资讯
从赤泥综合利用,看氧化铝产业绿色转型
人民政协网1月3日电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日前联合印发《赤泥综合利用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赤泥综合利用取得积极进展,新增赤泥综合利用率达到15%。到2030年,赤泥综合利用水平进一步提升,新增赤泥综合利用率达到25%,基本形成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力、赤泥综合利用量效齐增的可持续发展格局。业界人士普遍认为,《行动方案》立足赤泥利用产业发展现状,从技术、市场、标准和产业体系等角度提出了系统性推动方案,方向明确、内容全面、
赤泥,氧化铝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因含氧化铁量大,外观与赤色泥土相似,故被称为赤泥。当雨季来临,随着雨水的冲淋,赤泥中的碱会被溶出,可能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因此推动赤泥规模化高效利用一直是世界性难题,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球库存量已超过35亿吨,新增约2亿吨/年,但利用率小于4%,2023年,我国赤泥综合利用量达到1050万吨,主要利用途径包括提取氧化铁、生产胶凝材料、生产粉体材料等。
“‘十四五’以来,我国积极推动赤泥综合利用,在回收有价金属、生产建筑材料、胶凝材料、修复材料、路基材料以及化工材料等领域,初步形成多路径、多领域的综合利用方式。《行动方案》从推动赤泥源头减量、提升基体材料品质、优化协同利用路径、丰富产品应用场景、扩大工程示范规模、强化政策支持保障等方面统筹布局,同时提出了一批产业化示范工程,助力落地实施,对助推氧化铝产业绿色转型而言意义重大。”谈及此,中铝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段向东这样表示。
段向东认为,《行动方案》紧紧围绕目前及未来一段时间的工作目标,着力提升赤泥综合利用水平,积极强化产用两端科技创新,推动培育赤泥产品、产线到产业的新质生产力。立足于赤泥源头排放体系的原始创新,着眼于规模协同利用体系的路径创新,同时聚焦于区域示范工程体系的产业创新,更从三个方向提出了具体措施。
一是加强工作组织、培育骨干力量。积极落实重点企业“一企一策”方案,强化推动资金、政策和重大项目有效衔接,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总牵头,做好部门协同和联动的工作调度。依托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基地建设等,积极推动赤泥综合利用。同时鼓励赤泥产生地开展“无废城市”建设,创建“无废园区”“无废企业”,培育一批赤泥综合利用领域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等骨干企业和赤泥产品的知名品牌。
二是加大支持力度,完善法规标准。适时更新发布《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先进适用工艺技术设备目录》,强化供需对接,落实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对赤泥综合利用项目提供信贷融资支持,支持赤泥综合利用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以及产品研发,适时研究推动赤泥建材产品纳入市政工程等项目建设。鼓励制定具有行业引领作用的相关行业标准、国家标准,推动标准应用与推广,建设上下游相互贯通、紧密衔接的赤泥综合利用标准体系。
三是强化宣传引导,增进社会共识。有关行业协会、企业应积极正向宣传赤泥的资源属性,定期组织技术成果交流、应用场景示范、典型案例推荐等专题活动,强化政策、技术和标准宣贯,增强社会公众信任,营造良好的赤泥综合利用社会氛围。
“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作为提升我国矿产资源保障能力的主力军,将坚持以
编辑:李律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