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统一战线>统战时讯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 探索“乡村振兴公司”强村富民新路径
强村富民是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最终目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构建产权明晰、分配合理的运行机制,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近年来,淮安区坚持把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作为推动强村富民的重要抓手,充分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探索以镇街为单位组建乡村振兴公司,通过实体化运作、市场化运行,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坚持全域统筹,推动跨村抱团发展。当前淮安区存在村与村之间发展不够平衡且“单打独斗”的现状,已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现实难题。推动“以强带弱、村村抱团”模式,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钥匙,对此,淮安区充分研判、大胆探索,推动全区14个镇(涉农街道)分别组建乡村振兴公司,打破行政村地域管辖壁垒,强化村集体资产资源统筹利用,增强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在推动过程中,淮安区委充分发挥“一线指挥部”作用,研究制定《关于组建镇级乡村振兴公司的指导意见》,明确乡村振兴公司以强村富民为目标任务,从公司设置、运行、保障等方面筑牢“四梁八柱”。镇街党(工)委充分发挥“前沿作战部”作用,统筹推进所辖村以集体合作社为主体联合投资注册公司,明确独立法人资格,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并按照《公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确定内部管理机构,推动形成以乡村振兴
注重整合资源,深掘农村发展潜力。整合资源是有效促进农村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一步。淮安区积极引导村党组织与乡村振兴公司对接合作,深入开展村情大排查大起底,立足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土地性质等,制定全镇整体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产业空间布局和片区发展方向。加强村集体资产集约化整合,腾挪旧村部、老学校、农村设施大棚、闲置厂房等村级固定资产67.62万平方米,通过优化改造、委托经营等方式加强资产统筹运作,变闲置资产为公司高效经营性资产。加强涉农资金项目整合,紧紧围绕乡村振兴
突出多元经营,提高集体经济效益。办好乡村振兴公司必须能够产生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为此,淮安区聚焦乡村经营、社会服务、订单生产、工程承揽等经营方向,着力打造乡村振兴公司多元化发展模式。加强乡村振兴公司与各类农业公司经营合作,增加良田、良种、良机、良法的覆盖面,实行农资农具集中采购,制定村集体自主经营稻麦种植亩均成本参考标准,以规模经营优势推动降本增效。鼓励各镇街发挥区域优势,推进“一镇一品”建设,统一商标注册和包装设计,打造“山阳梦”“水墨博里”等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组织营销团队定期赴商超企业、农贸市场、食品企业等,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合作机制,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拓宽产品销路。今年以来,乡村振兴公司组织开展“农产品进市集”“乡村振兴红色直播”等助农活动280场,累计销售2240余万元,推动入股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平均增加超15万元。
强化工作保障,激发干事创业活力。事业成败,关键在人。如何管理激励好干事队伍,是乡村振兴
编辑: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