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网北京1月7日电(记者 洪琳 宋宝刚 邢佳璐 孙金诚)“别看这个外卖盒在外观上与普通外卖盒并无二致,实际上这是一款使用了最新技术开发的全生物降解产品,不仅避免了难降解、污染环境等弊端,价格还亲民,推广难度小。”在政协北京市房山区第九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分组讨论现场,房山区政协委员张海波发言时介绍起了一款特殊外卖盒。
为什么要带着外卖盒参加两会?张海波表示,“禁塑政策将在今年大范围铺开,我的提案就聚焦在房山区如何落实国家‘禁塑令’实施上。”
2020年年初,被称为“史上最严禁塑令”的《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印发实施,提出到2025年,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全部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和沿海地区县城建成区的集贸市场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
张海波表示,近年来房山区在响应国家限塑政策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尤其在推广可降解塑料制品上成效显著。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环保行为的落实主要依赖于市场商家的自觉遵守,在餐厅、外卖服务以及小型超市中,传统的一次性塑料制品仍旧被广泛使用。
“首先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张海波建议,要通过线上线下等方式开展多样化的宣传活动,组织志愿者深入社区、学校、企业等场所,普及塑料污染的危害,提高公众对禁塑政策的知晓率和认同感,引导公众树立绿色消费理念;政府机关、学校、医院、事业单位等公共机构率先推行禁塑措施,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的采购和使用,推广使用可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如降解塑料袋、降解餐盒、降解吸管、降解地膜等,为社会各界树立榜样;要加强市场监管力度,组织相关部门定期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对生产、销售、使用违规塑料制品的企业和商户进行检查,依法查处违规生产超薄塑料袋、地膜、不可降解塑料餐具等行为。
关于如何助力可降解塑料企业的发展,张海波表示,要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吸引和扶持本地企业研发、生产可降解塑料及其他环保替代产品,形成完整的替代品产业集群降低降解塑料产品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