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为首都高质量发展 贡献政协力量>区政协动态
政协委员聚力献策,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北京朝阳实践
1月6日,出席政协北京市朝阳区第十四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的政协委员,分组讨论了区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提案工作报告,进一步凝聚思想共识,强化责任担当,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朝阳实践建言献策。
凝聚思想共识 同心同向促发展
区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指出,要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的主轴,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统揽政协工作的总纲,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履职中心环节,切实担负起把中共中央决策部署和对人民政协工作的要求落实下去、把海内外中华儿女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的政治责任。要深化“碧梧书院、悦读书屋、善读计划”朝阳书香政协建设,以更加深入、更具实效的理论武装,推动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进一步实现政治上团结合作、思想上共同进步、行动上步调一致。
赵鹏委员认为,区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报告站位高、内容详实、实事求是,展现了过去一年来区政协的重点和亮点工作,充分体现了来自朝阳区各界别委员通过政治协商制度凝心聚力、砥砺奋进的共识与决心。赵鹏委员建议,通过集中咨询、答疑等形式,进一步畅通委员与各委办局的沟通渠道,更高效地解决委员反映的同类问题,及时回应民生关切。
杨杭军委员表示,两个报告充分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体现担当、凝心聚力的好报告。特别是区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中指出,在全市率先建立“一高校一组”“中小学一集团一组”的青少年模拟政协指导老师机制;在全市创办“北京市朝阳区高校大学生模拟政协提案大赛”,吸引15所驻区高校的1709名大学生参与,这两项创新举措,非常有利于让更多青少年了解政协、参与政协,也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希望区政协能探索更多渠道、创新更多形式,推动制度自信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进广大学生群体对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了解,引导广大青年学子将个人理想追求自觉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吴禹辰委员和钟光珍委员表示,提案工作报告有案例、有数据,充分总结了过去一年提案的办理成效,让委员看到了提案的价值和作用,进一步增强了做好提案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在新的一年里,自己将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区政协组织的相关活动,聚焦经济、民生、生态等多个领域,以实际行动履行好委员职责,为“五宜”朝阳建设建言献策。
强化履职本领 协商议政增效能
不断强化政协委员的履职本领是提高协商议政质量的关键。一年来,区政协聚焦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和年度重点工作,科学制定年度协商重点任务,组织动员政协委员深入调研、广泛建言、高水平协商,全年共完成重点协商任务21项,立案办理提案397件,反映社情民意信息3000余篇,组织各类履职活动480次,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以高质量履职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
谷慧敏委员表示,两个报告全方位总结了过去一年的政协工作,方向明确、亮点突出,令人深受鼓舞。作为政协委员,要把本职工作和履职相结合,持续强化区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中“学习就是履职、建言就是履职、联系就是履职、交友就是履职、参与就是履职”的“五个履职”要求,与不同界别委员展开沟通交流,不断提升履职能力,将履职建言与社会治理、民生关切相结合,坚持求真务实、对症下药,为朝阳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出更多客观中肯、针对性及可操作性强的提案建议。
殷大发委员表示,听了两个报告后很受鼓舞。2024年区政协工作主题鲜明、履职高效、特色突出、成绩显著。各项工作既体现了政协组织的高站位,也体现了政协委员以高质量履职助推高质量发展的使命担当。在接下来的履职过程中,将积极参加委员报告厅、委员读书班、专题调研等活动,切实增强学习效能,更好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能力本领,推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
刘野委员表示,作为政协委员,要持续增强理论学习,提升政治站位,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在今后的履职中,坚持不调研不提提案的原则,把调查研究行为与工作和生活有机融为一体。要善于从小处入手,找准研究的切入点,真实反映民声,提出更接地气、更能落地的意见建议。
聚焦民生热点 精准建言解难题
提出提案460件、提案办复率100%、建议采纳率94%……一年来,政协委员聚焦民生热点,围绕区域科技发展、城市更新、教育均衡、为老服务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为建设“五宜”朝阳出谋划策。
王强委员建议,朝阳区应充分利用数字科技,构建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新消费生态。加大政策创新和先行先试力度,充分发挥平台文、旅、商、体、娱融合促消费能力,共同打造有影响力的消费IP;发展数字文娱综合产业,围绕朝阳特色文化品牌,通过数字化文娱产品的融入和数字化推广渠道,建设年轻、时尚、唯美的朝阳区文化消费新领地;建立健全数字消费繁荣健康发展的保障措施,精准对接数字消费企业,完善线上数字消费行业发展服务体系,全面构建“在线化、数字化”的朝阳新消费生态。
杨建国委员十分关注朝阳教育工作,他建议,在中小学教育集团内部实施一体化管理机制,通过理念、资源、师资、课程共享,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实现更多学校教育提质增效。同时,试点并逐步推进朝阳区智慧化操场建设,以数字化赋能学校的体育教学,通过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入,激发学生自主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每名学生的体能状况,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与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围绕科创载体建设,郭天光委员建议,结合区域空间释放和科创发展规划,推动一批国际孵化器项目落地朝阳,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科创服务矩阵;聚焦重点产业领域,大力引进具有全球视野、通晓国际规则、掌握世界领先技术、具有创业潜力的科创人才;加强科创政策创新支持,营造更加开放包容的创新环境;深化科创载体品牌塑造与传播,增进朝阳科创全球吸引力。
张菁儒委员围绕朝阳区未来产业发展,建议朝阳区积极拥抱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新技术,加快元宇宙等新兴场景推广,以场景创新带动产业转型升级;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制定帮扶政策、人才引进等举措,吸引更多优质企业、人才入驻朝阳;结合区域数字经济的基础优势,继续围绕产业互联网、数字安全、数字医疗等领域进行布局,在北京及全球数字经济的格局中,形成更加明显的竞争优势。
编辑:董雨吉